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88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99篇
教育   17916篇
科学研究   2921篇
各国文化   53篇
体育   990篇
综合类   765篇
文化理论   222篇
信息传播   3793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318篇
  2015年   697篇
  2014年   1901篇
  2013年   1399篇
  2012年   1633篇
  2011年   1880篇
  2010年   1604篇
  2009年   1584篇
  2008年   2765篇
  2007年   2181篇
  2006年   1591篇
  2005年   1958篇
  2004年   1622篇
  2003年   1414篇
  2002年   880篇
  2001年   770篇
  2000年   728篇
  1999年   200篇
  1998年   171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所谓不定方程是指方程的个数少于未知量的个数,且未知量又受某些限制(如为整数、正整数等)的一类方程.在初中数学竞赛中,不定方程问题是一类综合性较强的问题,对于此类问题,如能仔细分析,掌握题目的一般规律,找出其隐含条件,或根据其自身特点和已学过的知识,灵活运用一些方法,就能迎刃而解.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62.
龙永聪 《小学生》2013,(5):50-50
小学生解决数学应用问题往往有些困难,缘于他们尚处于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借助线段图这一数学模型,可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便于学生解答。一、线段图把隐藏的数量关系显性化有的数学问题已知条件多,而且条件之间、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不明显,需要经过比较复杂的推理才能弄清其中的数量关系,学生的思维活动在这个阶段最容易受到阻碍。如果有效利用直观图形手段辅助教学,往往可以使  相似文献   
963.
数学习题中的隐含条件往往容易被忽视,挖掘和利用好隐含条件是顺利解答数学习题的关键因素。详解了一些教学实践中巧用隐含条件、妙解数学习题的典型例子。  相似文献   
964.
刘殿岩 《高中生》2009,(6):48-48
归纳法 所谓归纳法,就是从已知条件出发,对每一个物理过程逐一列式,从中发现和总结出递推规律,从而写出通项表达式,并利用其进一步解题,就涉及的数学知识而言,通常有数列类、不等式类、奇数偶数类、几何图形类等。  相似文献   
965.
解数学题,条件是依据,准确使用条件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实际中常有人主观臆想限定条件,导致顾此失彼。现选取数例浅析如下,望能启迪同学们以错为鉴,严防主观,提高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966.
毕军 《辅导员》2013,(18):58-59
<正>例题的层次安排,在数学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效果,特别是想要达到有机串联的境界的话,主要呈现形式是变式,对某种基本知识技能、典型问题、思维模式等,在保持其本质特征不变的情况下,使非本质属性发生变化,或变更问题的情境,或改变问题的条件,或改变问题的结论,或改变思维的角度、方式,这样的变化过程叫变式。一般做法是从一个题出发,通过变化条件、结论等得到新的题,  相似文献   
967.
一些落后地区的领导、群众总把自己的贫穷和落后归咎于中央的政策不到位或中央对自己的扶植力度不够,还有就是抱怨自然条件恶劣,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怨天尤人。如果这种思路不改变,只有永远穷下去  相似文献   
968.
函数贯穿于高中数学的始终,是高中数学考查的热点内容,因其概念性较强,解题方法灵活等特点,做题过程中如果审题不清,忽视隐含条件,很容易导致结果出错.下面就典型例题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969.
近几年来,在中学数学习题中,涌现了大量形式新颖、构思巧妙的新题目,这对于学生牢固掌握和熟练运用基础知识,培养和训练思维能力,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中学数学的主  相似文献   
970.
沈水荣 《出版参考》2011,(25):15-16
阅读是人类观览并领会文字内容的一种行为,是认知客观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不同社会历史阶段的阅读方式往往有所不同,这在根本上是由不同时代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