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在现代中国人对传统事物的看法中,科举是被误解最深的制度之一。科举制不等于专制制度。考试选官方式与专制统治制度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它既可以为帝制时代所采用,也可以为共和体制所采用,还可以为当代中国所采用。我们不应以西化后的现代的尺子,去度量中国古代的民族的历史,科举是传统社会相时最公平的一种选才制度。  相似文献   
32.
皇统党狱冤案,有宰相之才的四珏等被杀、被逐的汉官达40余人,历时半个世纪才昭雪,是金代历史上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一次重大政治事件。金初韩企先入相两朝,到熙宗初年在其周围形成了一个德才兼备的汉人文官集团。但是韩卒以后,都元帅宗弼刚愎自用,偏听偏信蔡松年,为达独断专权目的,造成此案,致使其后人才缺乏,汉官对政务缄默,损失颇大。皇统年间,熙宗固执多疑也有责任。海陵王在位时,任用蔡松年等为一失误。到世宗时始复用冤案幸存者。章宗即位才最后追复死者官爵,抚恤其子孙,反响强烈,章宗初年的繁荣与朝廷广大汉族官吏的支持和辅政息息相关。遗憾未久佞臣勾结李妃把持朝政,又致一系列冤案。  相似文献   
33.
《中国新闻周刊》2006,(47):12-12
12月12日,西安事变70周年。中共中央统战部、全国政协办公厅在这一天举办了纪念西安事变70周年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座谈会并发表讲话,他充分肯定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价值,以及张学良、杨虎城的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34.
电视剧《中国远征军》的热播,让孙立人又一次被人们提起。这个名字已经消失很长时间。在海峡对岸,孙立人因为莫须有的“兵变”罪名,被软禁33年。  相似文献   
35.
2012年12月14日以来。重庆市公安局高层负责人、多名不同层级相关干警相继接受记者采访,回应警界平反、治安反弹等社会舆论焦点,并反思王立军执掌重庆公安三年中的种种问题。这是王立军事件之后,重庆警方首度直面媒体。  相似文献   
36.
多尔衮是清史中一位极富戏剧性的重要人物.顺治皇帝曾称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却在他死后仅三个月就把他撤出庙享,罢黜爵位,没收生前财产,令继子归宗,之后又开除皇族宗室.一个时期以来,清宫戏盛行,孝庄文皇后改嫁多尔衮成为夺人眼球的情节.其实,多尔衮的一生是非功过,由清初讨论至盛清,到乾隆时期已有定论.笔者查阅了保存在辽宁省档案馆的清朝皇族族谱——玉牒,玉牒中比较详细地记载了多尔衮从顺治朝被开除皇族宗室,到乾隆朝又恢复皇族宗室的原委及其是非功过.  相似文献   
37.
罗隆基,一个闻名全国的"大右派",他是至今仍未得到平反的右派。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罗隆基是一位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大学教授、政治活动家、民盟主要领导人之一……1949年至1957年,罗隆基是新中国的政府官员,他是民盟中央副主席、政务院委员,1956年曾任森林工业部部长。1957年,罗隆基所有的政治身份全部褪去,只剩下一顶"大右派"的帽子。一个天生热衷从政的人,最终被政治风浪吞没。这是他无法摆脱的宿命。  相似文献   
38.
海波 《学习之友》2006,(11):34-38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任国家主席的生日,是在为他召开的平反大会上,被这个国家的人民知道的——刘少奇生于1898年11月24日湖南省宁乡县。  相似文献   
39.
1975年4月4日,张志新在沈阳被杀。1979年春,此案平反,震惊全国。但由于当时社会政治条件的关系,张志新冤案的真相,并没有全部公开。当年采写报道张志新案件的光明日报记者陈禹山近又一次披露其案情,揭示其中新的秘密。  相似文献   
40.
国学大师季羡林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是一副枯守青灯黄卷、寂然了无生趣的“老僧入定”形象,实则不然,生活中的季羡林幽默豁达、兴味盎然,一派乐天知命、风光月霁的样子,时常演绎出一些让人捧腹的“笑话”. 2007年9月,季羡林从医院回到位于北大朗润园十三公寓一楼的寓所.当离家三年多的季羡林回家时,家里养的那只波斯猫一眼就认出了阔别的“老友”,纵身一跳,跃入“老伙计”季羡林的怀中.面对此景,季羡林感动得热泪盈眶,季羡林遂对身边的人说:“谁说猫猫是白眼不认人,应该平反啊.”过了几日,便是中秋节,季羡林又去了趟莫斯科餐厅.在20世纪50年代中苏友好的大背景下,莫斯科餐厅以它华贵的气派、浓郁的俄罗斯风情,给当时的北京上流人士,留下了如痴如醉的回味.季羡林此去,不过是像一歌词唱的“回到往日好时光”.据说,季羡林在“老莫”享受了1杯啤酒,外加1份冰淇淋.消息传到季羡林的好友任继愈耳里,他急忙给季羡林打电话,劝他以后千万别再随便吃冰淇淋之类的东西,当心弄坏了肚子.季先生听后风趣地回答:“放心,我是属猪的,吃什么都没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