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86篇
科学研究   49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21篇
综合类   26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8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8 毫秒
81.
在梁晓声的众多作品中,有一类充满了浓浓的亲情的小说。从这些亲情小说入手,解构梁晓声对于过去时代的情感体验和批判维度,分析平民主义立场的梁晓声在这些亲情作品中对底层人民的贫穷困难却不失尊严的优秀精神品格的赞扬之情,解读这些亲情作品中所蕴涵的作家对忧伤而温馨的往事的追忆和眷恋。剖析过程中发掘作家在这类作品中对时代、历史、生活和情感的反思和价值认定。  相似文献   
82.
小说《一个人张灯结彩》在展现底层人物悲剧命运的同时,挖掘出了隐藏于苦难背后的复杂人性,透视出作家对笔下人物的同情和对底层人生存命运的关注。田耳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再现真实的底层生活,为"沉默的大多数"代言,将对不幸者的怜悯与拯救作为自己创作的使命,传达出作家崇高的文学理想与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83.
[编辑推荐]本书是秦文君奉献给读者的精品力作,曾荣获国家图书奖。作品塑造了全新而鲜活的少年群像——男孩解伟、郎郎和郎思林,女孩沈女、蔡理和苏凤,还有那个有点儿危险的多变少年尻……全书荡漾着淡淡的忧伤,浓浓的深情,少年朋友会从丝丝入扣的  相似文献   
84.
黄振乾 《视听》2016,(7):109-110
贾樟柯是中国著名导演,目前已创作十二部电影作品。他作为第六代导演的领军人物,与第五代导演有很多不同之处。贾樟柯始终坚持自己对底层形象的关怀,将最底层人物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呈现在观众眼前,引发人们内心深处对这个群体的沉思。本文以贾樟柯"故乡三部曲"为例,分析贾樟柯电影的风格特点和底层形象特征,同时对贾樟柯电影中底层形象的塑造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5.
这篇文章直接在汉语语境中研究莎氏《哈姆莱特》的四个中文文本,从内心独白、在剧本其他人物眼中、在与他人的言行关系中等几个方面论证了哈姆莱特群像的存在与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6.
高尔基把底层女性形象放置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无产阶级革命的背景上,塑造了传奇型、蒙昧型、迷惘型和自主型四类女性形象,系统地展示了底层女性的精神成长历程,并对她们的宗教意识、母性意识进行了新的探索,展示了高尔基无产阶级美学观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87.
作为横跨创业与企业社会责任两大领域的构念,"公司社会创业"是指在位企业特别是大企业通过商业化或市场化手段创造社会价值,解决社会问题,内部孵化社会企业或社会项目的创业活动。对"公司社会创业"构念进行了系统的定位,从前因、过程和后果三方面对国内外已有文献进行全面的回顾,并梳理出未来若干重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8.
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邵雍教授长期致力于底层社会和江湖社会的研究,20多年来,先后推出了《中国帮会史》(下编)、《中国会道门》、《中国秘密社会·民国帮会》、《中国近代贩毒史》、《民国绿林史》等专著,是这一领域的专家。《中国近代绿林史》是其近年的又一力作,此书描述近代绿林的发展历程,修补旧作《民国绿林史》的不足,延展中将时段研究为全景式研究,升华了研究的学术意义。1.“绿林”概念的进一步明确早在从事帮会、会道门研究时,邵雍就开始关  相似文献   
89.
底层文化资本是近年来阐释底层子弟高学历成就的创造性概念.通过综述相关文献,发现了其概念的拓展、多样化的表现式样、与社会流动之间的关系及在社会流动中的特征.展望未来,该文从底层文化资本的角度剖析教育不均衡,提出拓宽底层文化资本发挥的社会流动效用的教育阶段,避免底层文化资本被神化等,以推动底层文化资本的学术研究向纵深方向发...  相似文献   
90.
《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赋予了校园足球普及和竞技人才培育“一体两面”的任务,并指出我国对足球价值和规律认识不足,急功近利思想行为严重。当前我国校园足球正处于扩容基础上,探索面向精英培养,提升竞技人才培育、遴选和贯通人才输送通道,为足球后备人才储备贡献教育系统智慧与力量的攻坚阶段。但尤其对现代足球本质及其与校园足球开展的底层逻辑问题认知,尚处于“碎片化”或笼统绝对的模糊水平,仍是导致当前校园足球流于形式、行为盲目,甚至乱象的重要根源。由此,聚焦“校园何以足球”的底层逻辑及现实挑战,主要运用文献资料、专题座谈等方法,在理论上廓清了足球运动的文化本质,价值主体需求动态、多元、相对不确定性和足球运动表象特征基础上,并通过对现代足球起源中走进校园的基础、机缘与“初心”及不断繁荣发展演化成形史回溯,在学理和实践史层面厘清了现代足球的文化本质及其“天然”的教育渊源、底色等校园足球的底层逻辑,揭示了现代足球教育属性、价值应然之辩证发展观;并结合当前我国校园足球理想诉求与相关不足,提出现阶段何以振兴亟待明晰的重要理路,旨为推进我国校园足球“体教融合”攻坚提供基础认知及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