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4篇
科学研究   3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在描写人物上有极高的艺术成就。正如韩兆琦先生在他的《司马迁与(史记)》中所言:“从文学的角度讲,《史记》第一次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给人们展现丰富多彩而又各具个性的历史人物。”(见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六册111页)《廉颇蔺相如列传》就是一篇较好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的范文。该文通过记写“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欢”三个故事,着重塑造了占居矛盾主导地位的机智勇敢而又深明大义的封建时代的爱国者形象——蔺相如。  相似文献   
102.
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史记》七十列传之一.成功地刻画了廉颇和蔺相如这两个历史人物。本文就蔺相如形象的刻画进行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3.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城、都,恐、畏,诛、杀,功、劳等四组同义词用法讲究,结合全文欣赏,可体味作者谴词造句、布局谋篇之匠心。  相似文献   
104.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渑池之会”一节里,蔺相如为维护赵国尊严而跪请秦王为赵王击缶,“缶”为何物?教材如是注释:“缶,盛酒浆的瓦器。”笔认为此注不妥,“缶”应是瓦制打击乐器而非盛酒浆的瓦器。其原因有四。一、“缶”在古代汉语里有三种意义:①瓦器。圆腹小口有盖,用以汲水盛流质;②古乐器名。瓦制的打击乐器;③古容量单位。一  相似文献   
105.
敬告读者     
近读人教版高中《语》言注释,偶有所得,列叙于下。  相似文献   
106.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之语,其中的“以相娱乐”一句,包括教参在内的诸多版本均将其翻译为“以(借)此互相娱乐”。笔者认为这样的翻译不仅未能准确地传达司马迁的本意,也未能完全表现出蔺相如不畏强暴、针锋相对、轻巧腾挪、化被动为主动出击的大智大勇。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07.
人物形象塑造得成功与否,是写人记事类文学的关键.<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史记>中的名篇,司马迁以巧妙的构思、具体而生动的情节,把人物置于激烈的矛盾冲突中,通过对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的精妙描写,将人物刻画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108.
《史记》中的《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屈原列传》《信陵君窃符救赵》《陈涉世家》以及司马迁的《报任安书》等都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语文课外读物也选了《项羽本纪》《李将军列传》等,《史记》已成为近年高考命题材料的来源。  相似文献   
109.
【典型问题】一次,我让学生以宽容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学生里边出现了一些共性作文。现选取一个代表性的论述片段:宽容可增多友谊。《史记》中有记载,廉颇是名武将,有勇有谋,却无智。在战场奋勇杀敌,屡立战功。  相似文献   
110.
廉颇、蔺相如的故事因司马迁《史记》而闻名于世,现在还入选了高中语文课本。小学时,我曾学过一篇关于廉颇、蔺相如的课文,内容是负荆请罪,幼时不懂事,对于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