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4篇
科学研究   3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1.
教材解读 《将相和》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而成的历史故事。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记叙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三个小故事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文章脉络清晰,指向明确,着力刻画人物的言行。  相似文献   
92.
小崔 《中学理科》2009,(1):24-29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国的一位富翁也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财富,而是缺少发现财富的眼光”。选专业也是如此。面对形形色色的专业,我们要擦亮眼睛,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想好应该朝哪儿走,该如何找到专业的支点并学到专业的精髓,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专业梦想。  相似文献   
93.
成语之山     
  相似文献   
94.
95.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王必无人”一句,教材将其中的“必”解释为“一定、实在”,我认为这一解释欠妥,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96.
廉颇蔺相如列传》是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也是高中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在这篇传记中,作者司马迁以饱含深情的笔触,成功地塑造了廉颇和蔺相如这两个人物形象,热情讴歌了他们忠于祖国、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千百年来启迪和感召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  相似文献   
97.
“怒发冲冠”是人们熟悉并常用的一个成语,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含义表示“非常愤怒”。由于这个成语整体上的意思较为浅显易懂,甚至可以“望文生义”,于是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其中的“怒”字就是“愤怒”之义;  相似文献   
98.
苏教版必修三人选的两篇课文《指南录后序》与《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都是名家名篇,无论从文学还是思想上,都可以作为文言学习的典范。不过.我认为教材的选编有些失误。类似的失误.同类教材好像也“再所难免”.一直以来.都把这种失误当作小小的“瑕疵”来对待.习以为常。然而。这是否仅是个别现象.还是反映某些普遍的深层的问题?笔者经过一番思索后发现,  相似文献   
99.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之语,其中的“以相娱乐”一句,包括教参在内的诸多版本均将其翻译为“以(借)此互相娱乐”。笔者认为这样的翻译不仅未能准确地传达司马迁的本意,也未能完全表现出蔺相如不畏强暴、针锋相对、轻巧腾挪、化被动为主动出击的大智大勇。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00.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冯唐者,其大父赵人。父徙代。汉兴,徙安陵。唐以孝著,事文帝。文帝辇过,问唐曰:"父老何自为郎?家安在?"唐具以实对。文帝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于巨鹿下。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巨鹿也。父知之乎?"唐对曰:"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上曰:"何以?"唐曰:"臣大父在赵时,为官率将,善李牧。臣父故为代相,善赵将李齐,知其为人也。"上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时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主臣!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人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