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教育   46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邢斌 《华章》2009,(10)
异乡想象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基本母题,其中不单包孕着写作者个体的生命体验,同时也潜蕴了其艺术取径和启蒙反思的复杂意味.冯至在其四十年代的<十四行集>、<山水>、<伍子胥>等作品中发展并置换了这一母题,从而展现了他对自身存在之意义、知识者身份和历史真实的多重想象.  相似文献   
12.
异乡女子     
为了省钱,我自作主张搬到了一个破l口的时候就有些后悔。不知是谁的吊带衫去住,走进弄堂从头顶的竹竿上飘落下来,  相似文献   
13.
为了加深对海明威文学作品的理解,在分析海明威文学作品概述和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基础上,选取《在异乡》具体节选部分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认知语言学理论在《在异乡》这部小说创作中的运用,最终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15.
王宝生 《垂钓》2007,7(6):57-59
异乡打工的日子凄凉而乏味,却因着钓鱼温暖、生动起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在对外传播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跨文化传播论坛”余音绕梁,为业界瞩目,为中国软实力建设提供了可贵的借鉴。同时,由其精心策划的《向世界说明中国——赵启正演讲谈话录》、《智慧传播——赵启正论交流艺术》、《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定位与传播》、《日本韩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形成》、《危机事件报道案例分析》等图书,也在业界颇受好评。中心的境外涉华舆情研究也在对外宣传工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开办此栏目,就是借助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的研究平台,将相关成果供读者交流分享。 本文作者赵启光,美国卡尔顿大学亚洲语言文学系教授。1982年从中国赴美国留学,1987年获马萨诸塞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周年到美国卡尔顿大学亚洲语言文学系任教,开创并主持该校中国语言文学部及美国大学中国语言文化中心,1993获终身教授。著作有英文《龙的研究》(A Study of Dragons,East and West),中文《客舟听雨》、《异乡异客》、《康拉德小说选》、《世路心程》等。  相似文献   
17.
有些专业,只有在特定的城市才有更多的机会,如轮机工程、电气自动化、旅游管理等;有些人,尤其是相爱的恋人,错过了可能不会再来,于是愿结伴相随。理由没有高低贵贱,只要那是你想要的。可是,我还是想知道,你们真的准备好了吗?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了吗?  相似文献   
18.
异乡岁月     
王宇 《教学随笔》2010,(1):51-51
那是上辅导班住校生活最快乐的时光,上完晚自习,已是9:30了,我疲惫地走回宿舍,像面条似的躺在床铺上,一会儿就睡着了,幸好荣把我叫醒,“我说你这么快就睡着了,快起了。”说着把我拽了起来。“你给我唱首歌怎么样?”荣说,我一下子惊得坐了起来,差点把头磕到上铺。“你发什么神经,全世界都知道我唱歌的技术如狼嚎,怎么你——”“你就给我唱个,反正你也吃不了亏。”“当然要唱了,我们都听着。”慧也要来捣乱,我无奈地摇摇头,唱起来,“自由飞翔——”一下子可不得了,全宿舍都沸腾了,跟着唱……我想睡觉了,不料,上铺的雪儿,讲起了鬼故事。窗外的风呼呼地刮羞,忽然一阵风把窗帘掀起,吓得我们瑟瑟发抖,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个品牌纷出的时代。 一个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媒体,必然要培育自己独特的品牌,以形成市场竞争中的强势特色。 楚天都市报自创刊以来,在创造品牌、形成品牌、张扬品牌的道路上,一路精彩走来。众多品牌,彰显着它作为一张市民化报纸的特色。 如今,这个品牌家族里,又添了一个新成员,它就是“寻访异乡湖北人”系列。 这个系列,已有三组报道《天山脚下湖北人》、《雪域高原湖北人》、《酒泉基地湖北人》,初步勾勒出一个新品牌的轮廓。  相似文献   
20.
曹植作为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可谓引领建安文学的一代风骚,然而,在其短暂的人生轨迹中,却处处流露着无限的哀怨与伤感。文章着重从友情、性格、身处异乡的孤独三方面进一步探求曹植的悲剧渊源,挖掘其由群体走向孤独历程的种种原因,从而展示一个觉醒了的个体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