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5篇
  免费   4篇
教育   963篇
科学研究   129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44篇
综合类   49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13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是梁实秋先生回忆自己在清华大学做学生时,听到的梁启超先生的一次演讲。文章不长,回忆了梁启超先生演讲的一系列片段。但是教学时不能浅尝辄止.因为这是一篇似浅实深的文章,有很强的张力,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梁启超先生的精神风貌。对于梁启超先生,作者最后说“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这句话是理解梁启超先生的一把钥匙.特别是“热心肠”一词,需要师生大费周折地挖掘、品味,而文章的魅力和张力就在此过程中得以显现。  相似文献   
102.
教学方法的转变离不开教学思维方式的转型,当前生成性教学思维成了大家持续讨论的话题。一时之间,预成性教学思维似乎成为人人唾骂的"黄世仁",生成性教学思维似乎成为教学改革的"伟大的拯救者",还有一部分人将预设性教学作为生成性教学的对立面进行了批判。  相似文献   
103.
张更立 《现代教学》2011,(11):78-78
不同类型的生命,其生命生成的节奏和绵延的张力是各不相同的,每一类生命主体都有着自己的内在时间规律。儿童也是具有自身特性的一类生命主体,其生命的生长与创造过程也表现了自己特有的节奏和张力,其各种自然倾向和能力的生长都是要按照自身的节奏和张力在自己的时间中达成的,所以教育的时间只有与儿童生命内在的时间表相匹配,教育才能发挥对儿童生长的作用。我们把这种以儿童生命的“真正的时间”为依据的教育时间观叫做真正的教育时间观。  相似文献   
104.
为在船舶持续使用岸电的过程中对电缆张力进行有效的监测和控制,研究电缆重力变化和电缆卷筒转矩变化的数学模型。基于中远海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船载式AMP电缆卷筒CS-AMPJC-H2,结合通用变频原理,设计一套卷筒转矩控制方案。该方案能实现对电缆张力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05.
微博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化,以往被传统媒体忽略的信息得以传播,其所展现的观点和价值更加多元,社会舆论呈现出空前的复杂性。微博的影响力呈几何式倍增的态势,其带来的"围观效应"深刻影响着舆论生态,在这舆论多元化的时代,特别需要正确的舆论引导,需要我们的党报等传统主流媒体发出权威的声音。  相似文献   
106.
悠闲的张力     
悠闲,对应忙碌而存在,惬意安然、从容闲适、无所牵挂、悠然恬静、忙里偷闲。 悠闲就是做事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紧,绷紧的弦容易断,因为没有你,地球照样旋转。没必要把自己搞得像陀螺似的,没必要什么事都自己扛,没必要对自己的青春年华透支,没必要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没必要自己跟自己抬杠,没必要任何事都追求尽善尽美,更没必要上今天的班、睡昨天的觉、花明天的钱。要知道,只知工作而不知休息的人犹如没有刹车的汽车,其险无比。  相似文献   
107.
王春燕 《报刊之友》2011,(10):126-127
冈特·兰堡丰富的想象力,运用视觉图形将自己的设计理念,传达给欣赏者。图形与内心产生共鸣,抒发情感的图形在内心情感的支配下,更多了一层生命的跃动。冈特·兰堡善于运用视觉图形、形式的变换、黑白理念、张力、蒙太奇等手法表现作品。  相似文献   
108.
林蔚 《今传媒》2011,(7):92-93
所有的传播,都会产生影响力。影响力也是一种张力的具现。电视新闻作为第一媒介,其在传播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力或美学张力,与诗画艺术所具有的意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电视新闻的视听声画、时空传播,人们往往能从其蕴涵的"弦外之音、画外之意、象外之象"中,读解出某种含义、意境或意味。电视新闻本质中蕴蓄的审美张力,也能匠心独运地带给观众强烈的审美体验,以及独特的视听魅力和理性思考。本文从诗画意境上对电视新闻的审美张力进行了解读,并借助电视新闻佐证,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09.
朱宝将 《科技风》2011,(23):147
本文对南钢带钢厂卷取区域五辊张力机现状进行分析,查找目前五辊张力机在张力调整和辊子运行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出对五辊张力机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10.
蜀道在历代史书中一直是指“京都长安或洛阳入蜀的道路”,“张力”在英美新批评看来是“冲突中见稳定”的诗歌结构模式。蜀道诗文的审美魅力在于:“汉三颂”文体写作中张力的存在,引发了现代学者们对于历史事实的求证。“蜀道难”与“蜀道易”的建构与解构,在历史时空中构成了此消彼长的张力,折射了时代变迁和人生变故,令我们惊叹文化符号的无限意义。蜀道抒怀诗中的那种拯救与逍遥构成的张力,使我们更加体会到,蜀道因其独特山川和历史遗存,可以为不同的人提供精神家园的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