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篇
教育   54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语录     
《中国德育》2014,(21):5-5
正@蒋勋:生命里第一个爱恋的对象应该是自己,写诗给自己,与自己对话,在一个空间里安静下来,聆听自己的心跳与呼吸,我相信,这个生命走出去时不会慌张。相反的,一个在外面如无头苍蝇乱闯的生命,最怕孤独。  相似文献   
32.
夏凌翔 《现代语文》2014,(11):149-150
凡是好文章,读后总能引起共鸣。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好文章总能选择一个切入点,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鲁迅《故乡》以"我"回故乡为角度,描写了故乡的人、故乡的事;王家新《在山的那边》以一个山区孩子童年时幻想追寻大海为角度,表现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吴冠中《桥之美》以画家眼中的桥为角度,写出了桥的美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  相似文献   
33.
张抗抗的创作,呈现出一贯的政治关心欲望。她以强烈的启蒙心态进入文学,逐步凸显以及加深其自审意识,表达其对社会与人生的积极关注和干预,同时自然地融入对童话的喜爱与重新编码。而这些特点结合在一起,显示出作者感知社会的独特视角与艺术表现能力。  相似文献   
34.
从文革刚刚结束人们思想解放的初期到新世纪的今天,当代著名女作家张抗抗在文学创作上走过了一条线条分明的道路,她的小说中女主人公对婚姻的认识是呈上升状态的,由对无爱婚姻的拒绝到挣脱婚姻的羁绊再到完全不要婚姻,其间也经历了一个渐变的过程,从作品中“女奴”情绪的抒发,到女性自我的发现,再到人“本我”的展示,给我们表现了一个女性的全过程和反抗传统婚姻观念的理性意识。  相似文献   
35.
XIAND昙花入室,大概是下午6点左右。它就放在房间中央的茶几上,我每隔几分钟便回头望它一眼,每次看它,我都觉得那个花苞似乎正在一点点膨胀起来,原先绷紧的外层苞衣变得柔和而润泽,像一位初登舞台的少女,正在缓缓地抖开她的裙衫。昙花是真的要开了么?也许那只是一种期待和错觉,  相似文献   
36.
中国现当代女作家张抗抗是和新中国同年的作家。她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到新世纪初上下跨越近四十年的小说创作,可以说是见证了新中国的历史,含纳了丰富的人生意蕴。她的作品始终把社会历史和人类自身的命运作为关注的对象,带有强烈的理性色彩,张扬了积极向上的人生主题,是人类精神家园的守护者。  相似文献   
37.
中国现当代女作家张抗抗是和新中国同龄的作家,她的小说见证了新中国的历史,含纳了丰富的人生意蕴。特别是她的近作《情爱画廊》和《作女》,表现了她对人类精神生活的执著守望,对生命本体的追问探索,是唯美的情色画卷,是对现代女性精神的积极追求和对人类精神家因的守护。  相似文献   
38.
张抗抗的长篇小说新作《作女》,具有自觉的女性意识,通过卓尔形象的描写,表现了在商业社会背景下新女性的成长和她们的生存状态、精神追求。“作女”在今天具有代表性,是城市女性不同于往日女性的新的形象。  相似文献   
39.
在印象的底版中,它只是一座比电视塔略高些的大铁架:而在视线所及的图像中,它又淹没在巴黎挤挤撞撞的建筑物中间,只露给你一个纤瘦的顶部。即使是在它对面的人类博物馆广场的喷泉边上眺望它,它也似乎只是一个小摆设,甚至,有那么一点儿被压抑的冷峻。  相似文献   
40.
据中国作家网报道,日前《散文选刊》杂志组织数十位专家,对2008年在全国散文报刊上发表的优秀散文进行了推选,评出2008年中国散文排行榜。它们分别是:余秋雨的《重峦叠蟑间的田园》,史铁生的《我的轮椅》,范曾的《趋近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