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教育   47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董凡 《收藏界》2010,(7):142-143
张贤亮是一个很特殊的人,上世纪八十年代时他在文学界红极一时,我到今还认为他是那个时代中国最有深度和影响力的作家.上世纪九十年代他亲手打造的影视梦工场——镇北堡西部影城已经是国家级的4A景区。近些年来,张贤亮又迷恋上书法,成了书法家。  相似文献   
12.
张贤亮笔下的女性形象大都集中国传统妇女美德于一身,具有贤良温顺、吃苦耐劳、勤劳善良的品质,她们的母性特征尤为明显,她们的爱情都属于受动型。张贤亮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实际上是他对女性性别的艺术想象,透露出他作为男性作家的以男权为中心的性别立场。  相似文献   
13.
《绿化树》的女性主义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化树》是一部反映饥荒岁月里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的小说。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来解读这部作品,从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和男主人公心理等方面来剖析其中充盈着的男性中心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14.
作家张贤亮1993年发表的《我的菩提树》,尽管已流传国外,但在国内却反响不大,理论界对此作有褒有贬。通过对作品的解读,试探讨作者对当代知识分子命运及弱点的分析与表现,以及作品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5.
聂华苓:一棵枝叶繁茂的树"我是一棵树,根在大陆,干在台湾,枝叶在爱荷华。"在自传性散文集《三生影像》中,美国华裔作家聂华苓用这样一首朴素的"小诗"描画自己。她的确是一棵繁茂而沧桑的树,半个多世纪中,枝叶漫铺漫卷地跨两岸东西:1925年,她出生于湖北;1949年,去了台湾;  相似文献   
16.
作文到底怎样才能叫创新,怎样才能写出叫人眼睛一亮的作文呢?一、不人云亦云鹦鹉学舌、人云亦云不可能有创新。要想创新,就必须要有自己的思想,而且,这个自己的思想必须与别人的不相同,这个才叫创新。同时,你提出来的观点必须要有理有据,也就是说,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否则,再新也是白说。比如,在上年三月份召开的两会上,有少数代表委员提出的议案并不是他们自己所写,而是请人代笔而成。于是,就有人写了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17.
张贤亮是我国著名作家,中篇小说《绿化树》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戴乃迭是著名汉学家,她翻译的《绿化树》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但是译者的主体性受到了各种因素的限制,比如读者群、客观环境、译者的双语能力等等。讨论这些限制因素,对于成功的文学翻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著名作家张贤亮今年高调复出,推出随笔集《中国文人的另一种思路》。全书分《文人参政》《文人经商》《文人思文》《“文革”回想》《生活随感》五辑。张贤亮“十年磨一书”,所谈虽拉拉杂杂,不成体系,连书名取得也并不十分恰当,但“姜还是老的辣”,其文字朴实无华却又密实老辣,颇堪玩味。最难能可贵的是,他敢于说真话,大多数文章出自肺腑,  相似文献   
19.
张贤亮的小说为人们思考人生的价值及意义提供了多样性和可能性;张贤亮的小说评论也为文坛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阐释空间。张贤亮小说评论浩繁的成因主要表现为:评论者醉心于探究作家与小说中的男主人公之间存在异质同构的关系;现代传媒有力地推动着张贤亮小说评论的发展;读者的热情参与和理性反思是重要因素。张贤亮小说评论所蕴含的文学意味既是功利的,又是审美的、艺术的;既是现实的,又是理想的;既是感性的,又是理性的,并由此延伸出文学评论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张贤亮小说中受难的主人公的精神历程与其自身的心理人格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在建构文本世界的过程中,张贤亮与笔下的受难者们共同表现了离母寻父的深层意识,从而在其创作中实现了对俄底浦斯情结的心理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