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篇
  免费   1篇
教育   359篇
科学研究   12篇
各国文化   17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3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云南民歌     
云南是我国拥有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有彝、白、傣、哈尼、壮、苗、傈傈、佤、回、纳西、拉祜、景颇、瑶、藏、布朗、阿昌、蒙古、崩龙、独龙、普米等族。云南的汉族人民与众多的少数民族人民在包括文化、音乐在内的许多方面有长期而广泛的交往。因此,云南的汉族山歌更带有山野的泥土气息,曲调上也比四川、贵川的山歌都要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52.
姜淑 《老年教育》2009,(11):6-7
在中国,提起才旦卓玛,几乎无人不晓。她的《唱支山歌给党听》、《北京的金山上》等,曾深深地影响了一代人。  相似文献   
53.
本刊讯近日,自治区高校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高枫来到南宁市邕宁区新江镇中心学校调研第三批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情况,对于该校传承山歌文化,用山歌宣传科学发展观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南宁市邕宁区是一个壮族先民世代聚居、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区。  相似文献   
54.
山歌的生存现状与传承——以潮州凤凰山畲族为个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和个性的体现,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符号,不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消失.本文通过对凤凰山畲族音乐文化现状的采访分析,指出畲族山歌在时代发展中失传的因素,并对山歌的传承和发展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55.
湖南隆回的花瑶山歌体裁众多,内容丰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呜哇山歌",历史最悠久、最特殊的是"古歌"。随着"呜哇山歌"被确立为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其保护工作也随之展开,越来越受政府的重视。花瑶山歌的传承现状并不乐观,仍面临很大的问题。探讨和研究科学的、可行的、符合花瑶山歌特点的保护方案是开展保护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56.
德宏的汉族民歌是各民族民歌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汉族的民歌艺术是在群众的自娱自乐中产生的,过去那种遍布农村的民间歌手出口成章、青年人即兴编歌斗歌谈情说爱的盛况已经成为如烟往事。潞西市汉族民歌的传承面临着严重的问题。本文从收集的五岔路乡的民歌为例来分析潞西市汉族民歌的一些现状。  相似文献   
57.
寻找翠翠     
曾婷 《同学少年》2009,(12):34-35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边城》踏入凤凰,我来寻找翠翠。翠翠生得好看,这是老大和老二都承认的。如细柳的眉和似水的眸在她的脸上显得独特而又别具韵味。翠翠生性活泼又乖巧懂事,还极爱听动人的山歌,亦爱沉浸  相似文献   
58.
文章总结了我国西南地区汉族山歌的音乐特征,以几首西南山歌为例,从乐段结构的规整性、调式音阶的简朴性、旋律进行的独特性、演唱风格的多样性以及西南方言的韵律性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特别是在演唱风格及方言的韵律方面阐述了自己的一些实践体会.  相似文献   
59.
杨果朋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2):115-116
湘西北侗民歌是数量最多、生命力最强、特色浓郁的歌种,它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曲调多样,从民族音乐学的角度对湘西侗族情歌的音乐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地方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特点,探索民族音乐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0.
粤东北城市客家山歌的实录报告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90年代起,粤东北地区的一些城市陆续出现了市民聚集在一起唱客家山歌的文化现象,本文以梅州城内的客家山歌对唱、翁源县城的"山歌集"和韶关市内的"山歌会"为实例,报告了这一音乐文化现象的背景、过程和方式,进而提出采集和研究客家山歌的迫切性与必要性的呼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