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7篇
科学研究   3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1.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对于21世纪初叶的世界大势,十八大报告认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保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具备更多有利条件。”这种判断点明了未来中国信息传播产业发展所面,盥的总的环境特征。  相似文献   
12.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挽救民族危亡,鸦片战争后至五四前夕,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学习西方、探索救国强国之路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本、富民之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摸索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30年的改革开放成果证实改革开放的正确性,国情也锁定了我国今后仍要坚持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4.
正日前,报载某大学近七成推免生留校读研,并夸赞该校推免生"保卫战"成绩不俗。所谓要"保卫"者,该校有推免资格的优秀学生不流失到外校。概因教育部出台推免新政,规定要切实保障考生自主报考的权利,大学不得对推免生设置留校名额,不得将报考本校作为遴选推免生的条件,也不得以任何形式限制推免生自主报考。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报名截止的第一时间组织面试,先把自家的优秀  相似文献   
15.
李杜娟 《考试周刊》2014,(46):124-125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总结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揭示我国体育运动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后奥运时期竞技体育发展的趋势进行预测,建议政府对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干预要侧重于群众体育并让体育回归教育,回归社会,使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能够和谐发展,真正实现我国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简评《强国之路——邓小平改革思想研究》□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阎婷44邓小平同志作为中国改革的首创者之一,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为我们构建了系统、科学的改革开放理论,明确了改革的性质和作用、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方针、战略步骤、内外条件等一系列根...  相似文献   
17.
<正>为了追求高的升学率,很多学生受"功利主义"的影响,用"做"代替了"读"。学生的"阅读危机"一天比一天严重。"阅读危机"日益严重,我们该怎么办?是随波逐流,听之任之,还是正本清源,迎接挑战?我们选择了后者。挑战危机,就有机遇;化解危机,就能抓住机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强国之路,在于读书。摆正"阅读"的位置,教育才有希望,  相似文献   
18.
【学习要求】1、了解改革开放的缘起和意义,了解我国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明白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知道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  相似文献   
19.
德国的科技强国之路并不平坦,在此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发挥了积极作用。其中,不间断的体制创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德国科学从创立之初,一直受惠于体制创新。差不多每隔百年,德国的科研体制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其间,1810年柏林大学的建立,1887年帝国物理技术研究所的成立,1911年威廉皇帝学会的建立以及二战后作为威廉皇帝学会后继者的马普学会的扩张,其他三大"大学之外的研究机构"(弗劳思霍夫学会、亥姆霍兹学会和莱布尼兹学会)各司其职,以及20世纪末以来开展的"卓越战略",都是标志性的事件。除天时地利外,德国科学家和科学政策制定者的忧患意识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当处于落后地位时,虚心向比自己发达的国家学习;而当处于领先地位时,又未雨绸缪,克服内外压力,精益求精从不满足,这才使得德国的科研体制永葆活力,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20.
整体完善与优势凸显:中国的体育强国之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根据中国体育发展的时代趋势,在认识体育强国的判断标准基础上,探讨体育强国的建设道路。研究认为:1.体育强国符合中国社会和中国体育的发展;2.体育强国是有着多元判断标准的不断发展的概念;3.中国建设体育强国要把握"质"的整体性和完善性,应该建设整体意义上的体育强国,科学客观把握中国体育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优化结构,相互促进,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4.中国建设体育强国要体现"质"的独特性和优越性,应该顺应中国国情,走体现中国特色的体育强国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