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4篇
教育   382篇
科学研究   18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1602篇
综合类   64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6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安在峰 《精武》2006,(5):34-35
大鸿拳又名“六步架”也称“三晃膀”,是气力功架短打拳法,属于一种仿生象形拳术,具有羊、鸿(雁)、虎、豹、鹤五形,合于小、大、顺、拗、立五势,应金、木、水、火、土五行,化出劈、崩、钻、炮、横五捶。它拳势威猛,刚劲有力,朴实浑厚,脚步扎实,发如崩炮,防多截肩,裹缠拗膀,顺化逆出,俟身挤靠,滚化旋发,变化多端,内外兼备,集气、功、拳、架于一体。讲  相似文献   
982.
文章运用了文献资料调研法、专家咨询法等研究方法,从哲学角度阐述了武术与中国古代哲学之间的微妙关系,论述了天人合一学说、太极与五行等学说在武术中的具体体现,进而从哲学视角把握武术,充实武术理论。  相似文献   
983.
翁心诚 《精武》2009,(9):18-19
近读《太极拳理传真》一著,觉其讲实话、真话、体验话。作者练数十年太极拳,曾得大师之指点,揣摩默识,十分认真,对太极训练持严谨、诚恳态度,充分认识其难不是畏葸不前,而是殚精竭虑,克服其阻,终于练出太极高层功夫。文中谈及跟随杨澄甫十几年、且具超常功夫的李雅轩先生在世时,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眼下练太极者有99%没有人道。  相似文献   
984.
尤志心 《精武》2008,(5):44-45
一、问墨的提出 孙禄堂在上海遭人点穴受伤的事,多年来一直是拳史研究中的一个公案。近来,一些武术杂志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双方各抒己见的论点论据也都摆了出来。对这些论点论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就不难得出正确的结论了。  相似文献   
985.
无极拳纵谈     
史明 《武当》2007,(1):33-35
无极拳属内家拳,主张形骸操练,不以形。“有形而破体,无形则居气”。故而则曰:要认识武术,不是只鳞片爪的形式问题,要懂得整体与局部的关系问题。肢体、形态与程序,显然是局部。  相似文献   
986.
温永文 《武当》2006,(4):8-8
心意、太极、八卦并称内家拳三大门派,而与此三门有极大渊源的夕阳掌却鲜为世人所知,只在圈内个别秘传着。经笔者考证,夕阳掌与竹林沟五百余年所不外传的张阳拳是一派两枝——前期叫张阳拳,后期叫夕阳掌。由此可推知,夕阳掌是张阳 (字三凤)祖师所创。  相似文献   
987.
眼法为眼的使用方法.太极拳的门派很多,对于眼神的训练各说不一.陈家认为必须注视中指尖,而杨家、吴家则认为注视食指和大拇指尖.习练太极拳的目的是保健养生,练拳时目光随动作移动,有助于调节视神经,而且可以进一步完成练神、意、气的功夫.意与气合生劲,劲由神发,则无坚不可摧.养生之人不但不发劲,而以此劲合于筋骨血脉之中,与"六神"合为一体,达到"形神合一"的境界.  相似文献   
988.
两人搭手乱采花,引进落空转腰胯。你进我退猫行步,心静体松触觉抓。腰带双肩肘和腕,粘黏连随缠丝法。右手引化左手舍,不留痕迹诱惑他。对方若要抢手进,引进落空舍让恰。不丢不顶不双重,敌不知我我知他。对方加劲要听清,收腹含胸化中打。如要对方死反抗,内动旋转将人发。久练此功熟生巧,又可击打加擒拿。真气充实灵敏锐,胎息深长内劲大。拳谱云:“随人所动,随曲就伸,引进落空,不丢不顶”,当对方用刚劲攻击我时,我则  相似文献   
989.
赵祯永  佟贵春 《精武》2006,(11):8-10
搏击间架,指的是在实战过程中拳手们所使用的基本架势。间架,不同于某些拳种的“套路”。套路是由一连串不断变换的拳势动作所组成的拳势系列。间架不同于某些拳种的“走趟子”。走趟子是将几个招式结合步法在进退中演练,以达到掌握某些技击手法的目的。间架不同于某些拳种所说的“做门户”。做门户,是指在交手之前所摆的架势,与实战过程无大关系。间架不同于某些拳种的“起势”。起势是指冠之于套路之前的第一个动作。间架也不同于某些拳种所用的“出门架子”。出门架子是指在交手前,一方或双方亮出自己本门惯用的拳架,使内行人一看便知他属于哪一门派。  相似文献   
990.
陈雄 《武当》2013,(5):23-24
林墨根,1920年出生于四川省资中县,于2010年2月2日12时在成都市逝世,享年九十岁。他是杨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师承李雅轩。他身为中国武术段位八段,身兼四川武协荣誉委员,四川太极拳推手研究会会长,中国永年国际太极拳联谊会副理事长,四川武术馆太极拳推手总教练等职。以其太极推手功夫扬名海内外,教学几十年,数百弟子遍及国内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