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2篇
  免费   2篇
教育   1093篇
科学研究   33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4篇
综合类   59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我与沈坚相识有好几年了,当时他在苏州星海中学当校长。印象中星海中学是一所新建的学校,学校管理得颇有条理,教学质量更是有口皆碑。沈坚文静而谦和,没有才气自负的年轻人的那种孤傲。今年5月份,在苏州的一次会议上,听了他的学术报告,我更真切地感受到他那种温润、典雅、灵动的个性风格。他及他的团队所进行的语文“沉浸式”教学研究,体现了一种对诗意和德性境界的教学追求。  相似文献   
32.
中国近代学制的形成是中国教育受迫性转向的结果。中国教育打破了自身原有教育生态,强行移植西方的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如果不从文化根性上对中西教育加以辨别,势必会遭受削足适履之痛。放弃诗教,放弃传统教育的德性之维,且没有与引进西方教育对应的信仰之维,必然使中国人面临道德危机与精神困境无所适从,使中国人的诗性气质日渐凋零。中国人的基本教育思维是智慧源自德性,甚至一度将德性视为最高的智慧。尽管德性智慧仍旧以片断式的范畴和命题影响着中国人的灵魂,但由于其文本的退出,这种影响的力量正变得越来越微弱。因此,要恢复中国人的德性之维,必须重拾诗教遗炬。  相似文献   
33.
34.
如何培养理想人格历来是各哲学家思想的最终归宿。冯契先生针对现实存在的以无操守和"做戏的虚无党"为特征的怪现象,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化理论为德性"的道德构建途径,旨在培养有德性的自由人格。对当今的公民道德建设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都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5.
当代学术界对麦金太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他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和他的道德哲学,而较少关注他对现代政治合法性的批判。实际上麦金太尔的政治合法性思想植根于亚里士多德传统,在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关于现代国家道德层面上的政治合法性争论的背景下,麦金太尔探讨政治合法性问题时独树一帜,而他对现代政治所持的批判立场也极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6.
功利主义思想由于缺乏对行动者问题的关注而受到德性伦理等相关伦理思想的批判,但行动者中心的伦理理论又不是自明的。在分析功利主义的特征以及以伯纳德.威廉斯为代表的德性伦理思想家对功利主义忽视"个人完整性"的批判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放弃作为决策程序的功利主义,保留功利主义作为一种正当性标准,通过改进黑尔的道德思维层次理论使道德思维的直觉层次与反思层次分别关系于行为者与行为,使功利主义在道德教育和制度设计等方面发挥引导行为倾向、塑造道德人格的作用,可以看做是构建功利主义的德性伦理的一种可行性尝试。  相似文献   
37.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之后,西方德性伦理的复兴成为当代伦理学发展的前沿领域。在德性伦理过程的发展中,麦金太尔、威廉斯等人认为,自近代以来,德性的失落与现代道德哲学中过度扩张理性以构建所谓的规则密切相关。他们就此批判康德的理性和绝对命令,力主伦理反理论的思想,开创了反理论的德性伦理思想的复兴之路。  相似文献   
38.
39.
陈卓在《学术探索》2010年第5期撰文指出,教育本身是需要德性的,道德教育更应当是“道德的教育”。但现实中不少所谓的“道德教育”实际上是“缺德教育”,这种教育体现出“精神胜利法”指导下教育自身的道德危机。  相似文献   
40.
“倾听教育”与“听话教育”不同、与作为语文教学四要素之一的“听”有(教学的)差异,它在各个学科中的普适意义、教师(成人)在其中的应有作用、必要的技术指导的价值以及“倾听教育”的“行动纲领”等等,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