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61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47篇
教育   41612篇
科学研究   1802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561篇
综合类   1116篇
文化理论   103篇
信息传播   1237篇
  2024年   170篇
  2023年   652篇
  2022年   516篇
  2021年   833篇
  2020年   967篇
  2019年   939篇
  2018年   481篇
  2017年   967篇
  2016年   999篇
  2015年   1585篇
  2014年   3317篇
  2013年   3068篇
  2012年   3293篇
  2011年   3587篇
  2010年   2993篇
  2009年   2818篇
  2008年   3230篇
  2007年   2730篇
  2006年   2146篇
  2005年   2076篇
  2004年   1820篇
  2003年   1632篇
  2002年   1688篇
  2001年   1581篇
  2000年   1265篇
  1999年   306篇
  1998年   195篇
  1997年   143篇
  1996年   119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李先竹  胡少林 《中国德育》2005,(9):59-60,76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带来了多元文化,面临文化碰撞的农村小学生,由于活动范围狭窄,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常常会受到社会上一些负面影响。而传统德育存在着单向演输、机械训练、封闭保守、标准化等压抑学生创造意识的弊端。因此,农村小学需要探索德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32.
本文主要论述了参照性群体的特殊的德育功能。指出在高校德育教育中,建设成更多的参照性群体对学生共产主义道德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3.
34.
教师德育意志因序向不明而消解着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德育要走出困境就应该对教师德育意志进行规限,即规范教师的权利和责任意识,限制教师的违法行为,规限的手段是道德和法律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35.
杨春生 《江苏高教》2006,(6):114-115
高校德育工作要与时俱进,不断研究新形势、新情况,探索德育工作的新变化、新特点,拓展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采用创新和超前思维,体现高校德育工作鲜明的时代性、针对性特征,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艺术性与先进性,增加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36.
37.
本文探讨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学意义。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使人成才,使人完善,“以人为本”有着丰富的教育学意义,与教育及教育学有着无法分割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其根源在于知识经济主导的信息社会对传统知识观的颠覆;“以人为本”是德育理念的本质内容,道德、道德教育的内涵,道德发展规律和道德教育规律要求德育理念必须“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38.
为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本力图从道德品质形成的外因和内因两方面着手分析,以期达到德育的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39.
我国中小学生的创新能力随着年级的增高呈现下降趋势,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认识了科学上的几种心理效应后,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与我们的社会、家长、教师的某些传统观念和应试教育现状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40.
文章以我国国家领导人和古代先贤们对德育的精辟论述为依据,结合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现状,就德育教育的内容及其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