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84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31.
素质教育以全面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健康的个性为宗旨,面向全体,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  相似文献   
32.
语文教学过程是学生进行情感体验的过程,教师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行为来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需要,从而引起学生学好语文的积极态度,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语文教师必须创设课堂的共同活动,达到师生间的心理相容;培育语文美的鉴赏能力,塑造学生的自我意识和意志品质;迁移端正的情感行为,促成情感交流的流畅.  相似文献   
33.
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前提就是要实现教育民主化。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前提。教师和学生不应该是一种对立的关系,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它应该体现在:一方面,学生自身能够在与教师的平等对话后自身得到发展,体验成功的喜悦,逐步形成个性和完善自身人格;另一方面,一个好的教师所实施的教学活动可以使得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  相似文献   
34.
瑞士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大师荣格在长期的心理治疗实践中发现,心理治疗要取得最佳成效,医生必须处于双重心理地位,和病者之间建立起友好信任的医患关系。一方面,医生作为疾病的观察者和治疗者,要有强烈的关切、同情和乐于助人的态度,要以自己的职业权威去帮助患者消除病痛;另一方面,医生还要作为疾病承担者和被治疗者,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通过心理上的亲身体验,真正了解、体察患者病因所在,和患者在心理上拉近距离。只有这样,医患双方才能达到相互沟通和信任。后来,心理学界就把荣格先生的这一重大理论发现命名为“心理相容原理”。这一原理…  相似文献   
35.
王玉玲 《班主任》2004,(11):18-19
瑞士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大师荣格在长期的心理治疗实践中发现,心理治疗要取得最佳成效,医生必须处于双重心理地位,和病人之间建立起友好信任的医患关系.一方面,医生作为治疗者要有强烈的关切、同情和乐于助人的态度,以自己的职业权威去帮助患者消除病痛;另一方面,医生还要站在被治疗者的角度,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通过心理上的亲身体验,真正了解、体察患者病因所在,和患者在心理上拉近距离.  相似文献   
36.
本文针对新形势下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结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运用心理学有关个体社会化的理论论述当前青少年德育工作的重点及其对策,建议德育工作者从(1)加强价值取向与价值澄清教育;(2)实现激励性心理相容;(3)保证青少年的心理自由与心理安全;(4)树立正确的青少年观等四方面入手,使青少年能在意识上与行动上实现与社会相符合的人生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37.
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是师生间的矛盾达到相对统一,形成“尊师爱生、民主平等、心理相容、教学相长”的关系。这样的师生关系有五点特色:  相似文献   
38.
教师的角色意识,是教师个人对社会、团体所规定与期望的教师典型行为系统的认识。它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师提高自身的水准、更好地履行自己崇高的社会职责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教师对其角色认识愈清晰、客观、准确.其活动就愈主动和自觉,愈能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发展适应角色所需的心理素质.减少心理冲突与压力,提高与角色相适应的能力。  相似文献   
39.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学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上下不通,会延缓或阻碍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而心理上的相容是学校领导与老师之间相处的润滑剂,相互之间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校长获得教师的信任,他怎么看待教师,教师就会朝着校长的期望走,而沟通则有助于解决教学管理中的问题。校长与老师之间的"心理相容"已成为学校向前发展的基本心理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40.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联系本班各科任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也说过: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可见压服不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应是心灵的对话。一、注重形象,以身作则1.注重形象。班主任的良好形象会对学生的思想起积极作用,不良的形象对学生的思想有消极的影响。因此,班主任要注意自身的形象,如仪表形象、语言形象、行为形象、教学形象等。试想,如果班主任浓妆艳沫、奇装异服,又怎能要求学生着装整洁大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