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1篇
教育   100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武当道教将儒家纲常与成仙信仰紧密结合,突出“忠孝仁义”,宣扬“善恶承负”,提倡“诚信不欺”,并假神道设教,以“真武神”的威力驱使信徒去奉行其伦理道德。与此相应,武当山道教建筑的风水格局,也深刻体现出儒家宗法等级伦理观念。  相似文献   
12.
清末(1902-1911年),中国中、小学的修身科课程宗旨充分体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民初(1912-1919年),修身科忠孝道德观教育宗旨虽然发生了根本转变,但这一时期修身科课程中的忠孝道德观教育依然是中国学校德育的主体。  相似文献   
13.
清末(1902-1911年),我国中、小学的修身科课程宗旨充分体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民初(1912-1919年),修身科忠孝教育课程宗旨虽然发生了根本转变,但这一时期修身科课程中的忠孝教育依然是我国学校德育的主体。  相似文献   
14.
2009年,绵阳市在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乡(镇)创建活动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服务民生为主题、示范乡(镇)为先导、规范管理为标准的工作路径,各地采取分类指导、狠抓基础、加大投入、强化管理、突出服务的工作方法,取得了大同小异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豪族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阶层,他们对社会的稳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历代统治者对其或者拉拢或者打击。汉代是豪族形成、发展及转变的关键时期,对汉代豪族的研究可以说已到了无孔不入、细致入微的地步,从其构成到其政治、经济、土地制度等各方面都有学者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考察。本文拟对目前国内有关豪族社会构成、经学化、士族化、“忠孝”观等研究成果做一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16.
董仲舒“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伦理思想,对于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的作用。董仲舒的荣辱思想是其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研究汉武帝时期统治阶级如何统一思想,加强中央集权,离不开对董仲舒荣辱思想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源于儒教伦理的忠孝观念在日本宗教的世俗化进程中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在日本,忠孝观念是同其民众与国体的一体化而并存的,成为日本国民政治价值观的一部分。文章探讨了日本忠孝观念的缘起与特征,认为忠孝观念在事实上对形成具有日本特色的高效、实用的创新机制起到了内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诸葛亮家用族是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化熏陶的家族,在乱世中,受我利思想的驱动得以建功立业,扬名于世,但因名缰利锁的拖累,他们中的多数人最终成为旧政权的牺牲品,从而演示了旧中国读书人滴洒着鲜血的曲折的仕途轨迹。  相似文献   
19.
赵藩是一个由封建营垒走向民主主义革命的民国初年云南名的政治家、学、诗人。他的艺思想总的来说没有超出儒家传统的论诗思想,但也随着历史的发展发生一些变化。  相似文献   
20.
从忠与孝是封建道德总纲领这一大背景阐述刘基以守道为核心的忠孝观,刘基“以道事君”,知“道”而论孝的思想,恪守着“道”的原则。这种“道”将最易于泯灭个体性的忠孝观注入了理性的内涵,避免了偏执与迷狂;同时,“道”又使孝亲观念赋予了社会政治功能,为明初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刘基的以守道为核心的忠孝观堪称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忠孝观念的积极意义,而消解了忠孝观念的负面影响,从而赋予了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政治伦理范畴以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