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9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数学是一门注重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指向学生的思维发展而教,要立足于主要矛盾,围绕着教材和学生来寻找合适的切入点,设计核心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所悟、有所得,推动学生思考力的发展,为学生的深度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2.
23.
郑兵 《中学生物学》2007,23(3):24-26
1 思考力的含义 思考力是指个体为完成某种活动或任务时对各种要素进行分析、重组、整合的各种思维能力基本单元的总和,是后天学习引发产生的一种素质。思考力水平是衡量思维能力大小的重要标志,思维能力由思考力水平和先天智力决定,思维能力的提高取决于思考力水平的层次递进,思考力层次提高,思维能力则增强。不同的人,其思考力层次不同。思考力层次的高低受有效训练的多少、自主探索建构和反思频率等因素的影响。[第一段]  相似文献   
24.
从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的反馈中不难发现,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存在一些问题。教师要对教材中的思考题进行合理的应用,重视思考题,有效利用思考题,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力。  相似文献   
25.
26.
复习就是巩固、深化所学的知识,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环节。怎样在较短时间内让学生将一个单元知识点进行梳理、沟通,建构认知网络是值得我们教师认真研究的内容。只要我们不按部就班,找准复习起点,梳理建构知识,理清复习要点,缜密实施,把握复习关键点,不放过教学中每一个可以利用的契机,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发展思考力,这样的复习课才是高效的、精彩的!  相似文献   
27.
课堂的生成与开放如何不漫无边际或误入歧途呢?这里涉及教学是服务于宏大的教育目标还是着眼于一时一地的教学任务的问题。教师的知识、情感、思想观念、经验、智慧及对学生的真实的理解在影响着专业的判断力与思考力,且决定着课堂生成的走向与有效程度。那么,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生成呢?一、开阔视野,生成新的行动苏霍姆林斯基一直在强调,教师的知识超出教科  相似文献   
28.
吴振华 《现代语文》2006,(12):27-27
阅读章的过程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从字间认读到篇章推敲,从语言感受到思想领悟,每走一步,都与思考有关。章是作思考的结果,阅读章就是在思考作的“思考”。那么在阅读过程中如何运用和锻炼自己的思考力呢?具体途径有:  相似文献   
29.
"你知道吗"是苏教版数学教材中激发学生数学探究欲望,联通课内外的桥梁。在实际教学时,有的教师对这栏目内容把握不准,教学思路不清晰,不知道该如何实施教学;有的照本宣科读一遍;有的干脆省略不教,导致这一内容成了教学时可有可无的附属。基于此,笔者从拓展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着手,创设问题,指导阅读,拓展思维新视域,不断推动学生数学高阶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30.
邱素萍 《家教世界》2012,(10):25-26
数学的根在思考,数学是自已思考的产物。思考是行动的先行,创造的源泉,思考力是具有精神的物体的思维能力。思考力不仅是学生从事数学学习的必备品质,也是数学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