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5篇
教育   2901篇
科学研究   163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31篇
综合类   115篇
文化理论   21篇
信息传播   11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268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212篇
  2011年   243篇
  2010年   234篇
  2009年   205篇
  2008年   280篇
  2007年   198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教师剖析了初中阶段英语词汇的学习现状及存在问题,并结合实例阐述了分类归纳教学法、音形义结合教学法、联想教学法、多感官协同记忆法、笔记教学法等教学策略的运用,探讨了词汇教学的一些思考和建议,以期为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量”是人们认知世界和表述世界的基本范畴,事物、动作、性状等无不含有量的因素,性状量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汉语性状量表达具有客观表述和主观表述之分,其主观评价维度研究具有重要的学理意义,其研究现状具有宏观手段探讨欠完善等不足,性状量的主观评价可以通过语音、词汇、句法等多种表达手段实现。  相似文献   
14.
1教材分析教材内容和地位:"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本单元的主题内容是"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本节是现代遗传学的关键内容之一。人们对遗传与变异的认识,最初是从比较亲子代的各种性状开始的,然后由表及里逐步深入到基因水平。对本节的教学,教师也应按着这样的思路设计。  相似文献   
15.
高中教育中,生物这门学科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学好生物对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文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在生物课教学内容之中,《基因对形状的控制》是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据统计,学生普遍反映这节内容非常晦涩难懂。本文就《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一课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一些优化教学方法,希望为相关教育工作者们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支持。  相似文献   
16.
need一词既可以作实义动词用,又可以作情态动词用,还可以用作名词。下面简单谈一谈它的用法。 一、用作实义动词 need作实义动词用时,意为“需要”、“必需”,它与其他实义动词一样。有人称、时态和数的变化。将谓语动词为need的陈述句,改为否定句和疑问句时,要借助动词do的某种形式。need一般没有进行时。其用法主要有下面三种:  相似文献   
17.
叶荣勋 《现代语文》2006,(12):15-16
一、引言 在探讨偏义复词为什么也是一种积极修辞之前,我们先要明确一下什么是偏义复词.朱星在《古代汉语》一书中曾指出:"合成词中,最应注意的是偏义词.其中一个词素的意义代表了这个合成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起陪衬作用."  相似文献   
18.
孟子讲心,都是以“本善之心”作为出发点的,不动心就是不动摇其“本善之心”。它以“知言”和“养浩然之气”来使其实现。“知言”在于排斥不正之言,“养浩然之气”靠着由义和道相配合。告子也在讲不动心,但他是强使其心不动,孟子则是通过修养的工夫。多年来由于对这一理论的记载理解不同,颇多歧义,现试就原文予以剖解。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利用<同义词词林>和训练语料生成义类代码同现频率矩阵,以此作为资源进行真实语料中多义词的词义排歧.由于该方法采用无指导的学习方法,可以免除人工标注的开支,而且具有较好的移植性.  相似文献   
20.
在关于词义发展的问题上,前人已做过大量的工作。传统的研究都是从单个词意义的引申着手,认为词义的发展变化都是由个别词孤立的引申而来。在这个问题上,许嘉璐、孙雍长和蒋绍愚三位先生给出了不同的看法。本文就是对这三位先生的观点的一个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