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5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题目]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植树节这天,王老师带领全班同学去一个山坡植树。王老师把全班同学平均分成了三组。已知他们一共植了312棵树,王老师植树的棵数和平均每名同学植树的棵数一样多,且不超过10棵。问全班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平均每人植了多少棵树?  相似文献   
32.
中小学英语学习成绩测试(NEAT)是由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拟与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联合开发、设计,由全国NEAT考试办公室组织的全新英语学习成绩考试系统。该系统面向全国中小学在校学生,依据教育部新颁发的《英语课程标准》和现行英语教学大纲进行分级和命题。此系统的推出目的是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改革的方针和政策,实施教育测试、评估的规范化和社会化,实施教、考分离,为中小学师生及时提供英语教学反馈信息,为各级教研机构提供教改、教研信息,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3.
<正>优秀运动员的成才离不开科学的不间断的训练过程,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河北省新一周期内被评为国家田径单项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国家田径单项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训练的基本情况,从中找出了"基地"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存在的的问题,并针对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基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参考依据。1研究背景  相似文献   
34.
李永新 《大学生》2013,(Z1):58-59
正国考确实降温从目前数据情况来看,2010年无疑是国考热度的顶峰,按照报名总人数与招录人数之比计算,平均竞争比为93:1,因此一度有公务员考试"百里挑一"的说法。但在过去几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与实际考试人数相差很多,每年都有约1/3的报名考生弃考。以2012国考为例,报名总人数为141.5万人,而实际考试人数仅为96万人,弃考人数接近50万,实际平均竞争比约为53:1。2013国考报名于2012年10月24日18时截止,根据中公教育统计的数据,报名人数1,369,705,竞争比在66:1,无人报考职位146  相似文献   
35.
汉中市陕飞二中,现有教学班24个,学生总人数1100多人。学校体育器材以国家城镇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为参考,结合本校实际配备,完全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学校体育器材室三间,共计60多平方米。日常教学器材室一个,放置球类等常规  相似文献   
36.
《出国与就业》2008,(3):34-35
元月1日使馆休息,元月2日开始新的一年。1月2日【签证快讯】经过了一个长假,各地大使馆也迎来2008年签证工作的第一天。新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美好的,签证官的心情也格外不错。今天上午学生签证的通过率基本上可  相似文献   
37.
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感恩教育却成为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话题。一些贪赃枉法、坑蒙拐骗、不孝父母、无视恩情的忘恩事件告诉我们,在中国重提感恩教育已经到了非常必要之时刻。处于弱势境地的青少年由于经济生活没有保障、合法权益无人关注、社会生活遭受排斥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强烈的受挫情  相似文献   
38.
古今话国考     
2011年全国公务员考试报名总人数103万,浩浩荡荡的百万考碗大军争夺1.6万个铁碗,最抢手的职位竞争比高达4961:1。2003年,报考人数还仅有8.7万,7年的时间里,中国公务员考试的报名人数就增长了16倍。以上数字不禁令大家感叹其激烈程度,殊不知,中国古代的公务员考试有过之而无不及。  相似文献   
39.
一、思考我在教授"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时,书上出示的是小朋友的借书的图,然后根据图中的数量关系,得出减法是用加法来验算的.我看了教材后思考了这样几个问题:1.这节课里介绍了数量关系,通过数量关系来得出用加法验算减法的方法.那这节课的重点是什么?数量关系?还是会用加法来验算减法?如果是数量关系的话,那这节课的重点就成了解决实际问题.2.书上介绍了用加法来验算减法,那别的验算方法可不可以?本节课需要介绍给学生吗?经过思考和同组的老师商量后,我觉得:1.本节课是一节计算课,应以学生  相似文献   
40.
学生学习中的错误源于学习活动本身,真实地反映出学习个体的知识状态、思维层次及情感态度走向,是一种宝贵的生成性资源。如何在教学中抓住契机,巧妙而有深度地开发运用这种"不可复制"的资源呢?为师者要做的不是急着解释、下定论,而是把错误抛回给学生,给予他们思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