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3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3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清诗总集或"网罗放佚",或"删汰繁芜",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为能深入挖掘清诗总集的文献价值,有必要对它的特征进行研究。清诗总集与诗人群体关系密切,地域性特征最为显著,表现为地方性总集地域分布不平衡,所收诗人籍贯分布不平衡,以及强烈的地域诗学理念等。其形成原因包括辑者的桑梓之情、地域文化观念、地域文化差异等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22.
文化是实现国家权力合法化的主要手段和目标。齐梁时期国家文化权力的重要体现就是总集的编纂。齐梁时期的总集编纂,其目的虽是通过国家权力控制文化,但实际上起到了保护文化、发展文化的作用。因为总集本身就是众多作家作品之合集,其文化的包容性显而易见;再加上编纂的公正,则显示其文化政策的平等性。这种文化政策相对秦汉时期的文化政策而言,是相当进步的,极大地促进了齐梁时期文化的发展,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也为今天我们构建新文化提供了镜鉴。  相似文献   
23.
《文山学院学报》2014,(1):66-71
清人编纂云南诗文总集,是基于历代云南诗文创作所取得的实绩、清代总集编纂的风气以及地方文献散佚较为严重的现实背景之上的。其编撰思想的核心集中表现为通过总集编纂达到引领观念和改变士风的目的,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梳理学术源流、求备文献;二、广为流播、沾溉艺林;三、恭敬桑梓、表彰先贤。从选诗标准上看,强调"性情之正"是清人编纂云南诗文总集的一贯主张。  相似文献   
24.
书山有径,学海无涯。在浩如烟海的文言古籍中徜徉,必须知其门径,登堂入室,探幽发微,追根溯源,方能得其精要,进而根据自己的志趣和要求,深入进行研究,在某个领域里有所建树和创新。无论中外古今,经典古籍之书,治学工具之书,皆能指示修学途径,节省时间,且可触类旁通,引人入胜。翻翻古籍书目,了解概要,  相似文献   
25.
明代诗文总集繁多,但仅选明人自己诗文作品的总集数量相对较少.何乔远《皇明文徵》基本上可以说是第一部反映有明一代诗文概况的总集.虽其编纂的的体例与前人编选总集相较无多大发明,但在选录标准上有自己独到之处.另外,无论是何乔远本人的文学观点,还是《皇明文徵》自身的编纂思想,都对黄宗羲编纂《明文海》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6.
《少年读者》2008,(9):45-45
问:《诗经》为什么又称《诗三百》? 答:《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相似文献   
27.
清诗总集编者及版本丛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诗总集数量繁多,研究薄弱,有许多问题还需要解决。某些总集的编者及版本,或者其情况不清楚,或者存在各种错误,都有必要对它们进行考察和辨正,为了解、研究总集本身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28.
29.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随后的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无论其思想性还是艺术性,在当时都达到了颠峰,即使到了科技与明相对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读之吟之,诵之歌之,依然口舌生津,回味无穷:另外古典诗词的语言有一种内在的韵律美,一首诗就是一个优美的旋律,一首诗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熟读了将会终身不忘,并能在今后的写作和交流中信手拈来,学以致用。笔在多年的语教学中深深地体会到,培养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能力,教师应善于把握吟育、激情、引导三个环节,以下是本人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0.
文章主要论述了南北朝文学理论批评史料繁荣的原因、存在类型和特点.认为:南北朝文学创作的繁荣、思想的空前活跃和解放、齐梁文坛上复古新变两种思潮的斗争以及魏晋时期的文学理论批评的成就等,共同促成了南北朝文学理论批评史料的繁荣.南北朝文学理论批评史料有三种存在类型:文学理论批评专著(如<文心雕龙>和<诗品>)、文学总集中的文学理论批评史料和单篇论文形式的文学理论批评史料,并对各种存在类型的特点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