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65篇
科学研究   43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9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6 毫秒
11.
有我们在     
气温还在上升,全球还在变暖,土地仍在沙化,臭氧空洞已经赶上两个加拿大了,教育改革,金融危机,今天这里又发生恐怖袭击,明天那里又爆发超级病毒…总而言之,现在需要我们担忧的事太多了,人们的精力已经大量地转移到了各种各样的担忧上,好像杞人忧天已成为了一种“时尚”。  相似文献   
12.
郭龙 《成才之路》2011,(12):100-I0017
乔治是美国陆军最出色的坦克防护甲专家,当"九一一事件"发生后,乔治被美国国防部紧急召到国防大楼,要求他设计出最坚固的坦克防护甲以应付未来可能发生的恐怖袭击。乔治接受了国防部的任务,但是乔治提出了一个让国防部觉得很奇怪的要求:"为了圆满完成任务,我希望能和马茨工程师一起合作。"国防部的官员对这一要求十分不解,因为他们都知道乔治和马茨是一对非常有名的"敌人"。乔治是美国陆军最优秀的坦克防护专家,而马茨工程师则是全美甚至全世界最著名的破坏力  相似文献   
13.
杨燕 《学语文》2013,(5):50-51,75
9·11恐怖袭击事件对于美国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不能简单地用伤亡人数和财产损失的数字来囊括。双塔轰然倒塌,与其一同崩溃的还有美国人一度引以为傲的核心价值体系。无疑。这是一个改写美国历史和文化的事件。文学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9·11事件后,不少美国作家纷纷以自己的方式回应9·11悲剧,再现创伤事件、审视美国的变化、思考灾难的意义。9·11文学作品视角各异,题材纷呈。有的专注于对付恐怖主义、“基地”组织、伊斯兰世界及其狂热者;  相似文献   
14.
德国警方周六表示,具体的恐怖袭击威胁并不存在.并否认了关于恐怖分子可能计划袭击帝国议会大厦的报道。“我们没有确切的消息可以确认潜在袭击的具体地点、名字或是组织。”联邦刑事调查局局长约尔格·齐尔克说。  相似文献   
15.
二战期间,日军偷袭珍珠港之后,希特勒就向美国宣战了。他责令德国军事情报机构想方设法将战争的硝烟带到美国本土,让普通的美国公民也生活在惊慌和恐惧之中。正是在希特勒的命令下,德国军事情报机构策划了“帕斯特里欧斯行动”。该行动主要就是招募曾经在美国生活过一段时间的德国公民,让他们乘坐潜艇秘密重返美国东海岸,然后用炸药对一些美国大城市发动恐怖袭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程铭 《世界文化》2009,(12):46-47
人们用色彩渲染旅游一词由来已久,像祭奠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红色旅游,还有尊重自然返璞归真的绿色旅游等。时至今日,人们的旅游目的地不单单局限于那些古老的历史文化遗迹和风景优美的自然景观,他们纷纷前往奥斯维辛集中营、戴安娜王妃在法国遭遇车祸的公路及9·11恐怖袭击事件遗址等地参观。  相似文献   
17.
大牌档     
Welcome to London美国篮协在赌城拉斯维加斯组织了为期三天的美国国家队迷你训练营,包括上赛季成为全明星球员的德文·哈里斯等众多年轻球员参加了这次集训,为2010年土耳其世锦赛  相似文献   
18.
智能担架     
2014年初,学校组织了一次走近老年人和残疾人的爱心活动.在体会他们喜怒哀乐的同时,也想为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而做出自己的努力.活动中我们了解到,当发生意外或生病时,担架是最常见的救援工具.救护所使用的担架种类很多,但运动方式仍是传统的人抬、手推,一旦发生特殊情况,如地震、恐怖袭击以及在战场上救援伤员时,传统的人抬、手推在救援过程中势必困难重重,救援者本身的安全也会受到威胁.  相似文献   
19.
一旦发生火灾,你该怎样逃离火灾现场,又该怎样避免浓烟带给你伤害以及如何寻求帮助?如果曾经有过这样的训练,也许当火灾降临的时候,一切都会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20.
9.11恐怖事件,令美国娱乐业立即蒙受了重大打击。痛定思痛,好莱坞电影人大胆预测。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任何与恐怖袭击沾边的电影.都将遇到冷遇,而宣扬爱国主义理念的影片、描写亲情的家庭伦理片以及逃避现实的喜剧片将大行其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