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教育   56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1 毫秒
11.
荒诞与真实、绝望与抗争、偶然与必然、可能与不可能,这些对立面共同构成了卡夫卡作品的两重性。而在这些两重性之间又出现了巨大的分裂,从而形成了卡夫卡作品的悖谬特色。《变形记》更是以典型的悖谬特色,全面展示了现代人内心的矛盾与冲突。  相似文献   
12.
消费文化语境中的国产贺岁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消费文化语境中,贺岁片已然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贺岁片的成功有方方面面的原目,其中,影像因素是贺岁片成功的最重要的原因。同时,贺岁片在中国大陆经历了一个本土化的过程,主要呈现为两种类型的矛盾:贺岁片的既定价值定位和消费文化中多元价值观的矛盾,贺岁片生成的综合能力的提高与实际质量的匮乏。这引发了我们的思考:是否应该取消“贺岁片”这一概念?在贺岁片品牌价值的厘定中,如何构建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互动平台,寻找两种文化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13.
流变中的现代、后现代雕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雕塑艺术在后现代语境下继续发展,不断产生出花样繁多、样式各异的作品。传统意义上“雕塑”的定义和分类开始失效,很多作品已不能武断地以雕塑名之。章从雕塑艺术由现代向后现代发展的脉络中归纳后现代语境下雕塑的特点,以及雕塑艺术的发展与走向。  相似文献   
14.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是在吸收马克思经典作家的基本概念和拉康精神分析学的有关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当代西方批判理论,尤其是大众文化研究领域中颇具影响的一种理论话语。从“意识形态”理论衍生出来的文学批评范式“症侯阅读”对当下大众文化研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这种“症侯阅读”批评范式,有本质化、机械化的弱点,将它用于对一种“意识形态”批判时,其本身又同时在构建另一种“意识形态”,从而陷入一种理论的悖谬之中。  相似文献   
15.
黎娟 《文教资料》2007,(7):16-18
“Terminal paradox”一词直译为“绝对的自相矛盾”,其中包含了“荒谬”的含义。米兰.昆德拉认为世界充满了暧昧性,现代世界已经陷入存在的被遗忘,现代世界已经成为一个陷阱。从这样的世界观出发,昆德拉的小说创作呈现出幽默性、思索性、声音和观点的多样性等特点,而“终极悖谬”的小说观正蕴含其中。  相似文献   
16.
正14日,宜宾市高县柳湖中学多名初三学生收到了《自愿放弃中考申请》。申请是班主任发放的,收到申请的学生成绩都不好。"我想读普高!"愤怒之下,学生将申请撕得粉碎,并在微博上求助。(3月17日《成都商报》)因为学生成绩差,就不准参加中考,这有悖教育的常理。孔子说"有教无类",不管什么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能因为贫富、贵贱、智愚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之外。而中考,是学生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后一课",在当前还是以考试成绩作为主要依据评价学生的情况下,中  相似文献   
17.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大学院(区)制改革试行不久即被废止。企望民主却呈现专制,推重学术却催生学阀,谋求独立却依恃政府,欲行简约却终至繁杂,是改革实践中的几大悖谬;制度依赖严重、建立成本高昂、改革条件不足,是改革失败的理论原因。制度废立、当慎其事,新旧之制、衔接甚须,新制初立、配套应予,是反思此次改革所得到的几大启示。  相似文献   
18.
英国当代作家石黑一雄新近推出的短篇小说《伤心情歌手》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小说采用套嵌式的叙事结构:叙述者扬讲述了加德纳的故事,加德纳又讲述了琳迪的故事.加德纳的叙述以其突出的反讽性将小说引向更深刻的思考,琳迪以其人生的悖谬揭示了个体的无助,而在消费社会和媒体时代遭遇困境的个人主义似乎也难觅出路.  相似文献   
19.
卡夫卡总是会以其别致的方式为我们展现出一种惊世骇俗的生存体验,形成了独有的"卡夫卡式"特征。《地洞》淋漓尽致地演绎了现代人的恐惧意识。小说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并结合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和心理体验描述了小动物的恐惧感受。由于恐惧,小动物在心中臆测了莫须有的"异己"力量;由于"假想敌"的存在,小动物更感恐惧。从表面看,小动物看似陷入了一种庸人自扰的困境,但实际上这却是现代人真实的生存姿态。  相似文献   
20.
从文化哲学的视野,对高等教育课程考试的文化价值期许、文化价值悖谬及文化价值超越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高等教育课程考试的核心文化价值期许是促进接受高等教育者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因高等教育课程考试的间接抽样、模式局限性、被试能动性、主体逐利性等因素,会生发阻碍接受高等教育者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的悖谬;实现高等教育课程考试的文化价值超越,需要从科学选择、合理运用、动态把握及规范控制等四方面着手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