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教育   64篇
科学研究   9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41.
42.
古人非常重视情志活动的调摄,主张形神俱养。魏晋是极为一个特殊的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天灾人祸、瘟疫流行,玄学盛行、佛道昌兴,因此魏晋文人越发关注生命,调节情志。在返归自然,怡情山水中让心灵得到休憩,在高洁飘逸的情趣中,让生命得以延续。  相似文献   
43.
李定国 《知识窗》2006,(10):38-38
中国古代有取名画以疗疾,着丹青以祛病的症例。这种以画面景境来调节情志的治疗方法,如同当今的心理疗法。这里介绍三位古代名人的“画疗”逸事,以说明传统医学中情志疗法的特殊效果。  相似文献   
44.
正常情况下,七情活动对机体生理功能起着协调作用,不会致病。过激的情志,可导致体内功能失调而累及五脏。情志致病是使脏腑间的平衡协调关系受到破坏。使整个人体代谢功能发生异常,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人生七情,尤以喜、怒,思最多见,故所伤之脏以心、肝、脾者居多。情志刺激是肝疏泄失常的主要因,情志护理通过护理人员的语言、表情、姿势、态度、行为及气质等来影响和改善病人的情绪,解除其顾虑和烦恼,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意志和信心,减轻消除引起病人痛苦的各种不良的情绪和行为以及有些种种躯体症状,使病人能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达到早期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45.
孔子有一个著名的论断:“《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这个论断历来为人们所重视.明·李贽说:“三个字便讲了一部《诗经》(《四书评》).人们普遍认为,这不仅仅是对《诗经》的认识,也是孔子对诗歌的认识.元·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五》:“盖知诗人之意者莫如孔孟,虑学者读诗而不得其意者,亦莫如孔孟,是以有‘无邪’之训焉.”  相似文献   
46.
艺术个性是文艺学最重要的研究论题之一。本文从“体性”范畴的生成说起,概述了《文心雕龙》中“性”与“体”的关系和个性特征及其风格意涵。其次指出,刘勰对情志和才、气、学、习等主体因素的论证凸显了文学创造中艺术个性的地位与功用。最后强调,艺术是创造,与众不同的个性为其价值所在,从《辨骚》的“奇文郁起”、“自铸伟辞”,《通变》篇的“凭情以会通,负气以适变”等论述,可知艺术个性是文学新变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47.
青荣 《现代语文》2009,(8):26-28
左棻的《离思赋》围绕与亲人隔离的遭遇大力宣泄其孤独凄苦之情,在文学史上比那些多为待,临望幸之怀的宫怨诗赋更富有情志。它所揭示的女性生命和精神所受到的戕害的内容以及强烈地摆脱人身束缚,追求独立人格的进步精神是女性文学的深刻价值之所在。  相似文献   
48.
刘勰在继承中求发展,在物色和情志互为体用关系上的独具慧眼,为物色在文学创作领域确立了重要的地位。在《物色》篇中,或以"情志"为体以"物色"为用;或以"物色"为体以"情志"为用,注重通过借用对象的具体描摹抒发人的情志;或以"情志、物色"互为体用,达到"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用凝练的语词将自然之物色和"连类不穷"的情志"心神交融"。  相似文献   
49.
"爽慧"一词除含有"明慧(聪明,聪慧)"义外,还有"精神畅快、清爽"义;"怫郁"一词不仅指"忧郁,心情不舒畅",还有"形容激怒蓄积的样子"等义;"冒昧"一词除了有"冒犯,无知而妄为"和"鲁莽轻率"义外,还可指"神志不清"。  相似文献   
50.
“情致”是艺术理念外显为人物性格的中间环节,指直接引起动作的饱含着理性的情感。“情致”是一个审美心理学概念,表现出黑格尔美学对美感的注意。中国古典美学“情志”一语近似于“情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