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976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03篇
教育   68474篇
科学研究   3134篇
各国文化   125篇
体育   1063篇
综合类   1925篇
文化理论   462篇
信息传播   4967篇
  2024年   193篇
  2023年   799篇
  2022年   712篇
  2021年   1077篇
  2020年   1166篇
  2019年   1335篇
  2018年   768篇
  2017年   1496篇
  2016年   2173篇
  2015年   3331篇
  2014年   7229篇
  2013年   5742篇
  2012年   6485篇
  2011年   7095篇
  2010年   6001篇
  2009年   5474篇
  2008年   6399篇
  2007年   4520篇
  2006年   3242篇
  2005年   2866篇
  2004年   3090篇
  2003年   2890篇
  2002年   2220篇
  2001年   1578篇
  2000年   1085篇
  1999年   326篇
  1998年   200篇
  1997年   180篇
  1996年   132篇
  1995年   110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71.
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语言来实现。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若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教师语言的情感引发着学生的情感。那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语言应当注意哪些方面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一点心得体会,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972.
一般说来,中国民众,特别是中、青年人,大多数是通过毛泽东的《别了,司徒雷登》一文知道司徒雷登这个名字的。然而,在这篇文章中只有一处提及司徒雷登,因此,中国普通民众对于司徒雷登还谈不上有什么认识。所幸的是司徒雷登复杂的身份、特殊的经历及其悲剧性的结局,引起了学者们的研究兴趣,其结果无疑有助于增进中国民众对于司徒雷登的认识和了解。例如,郝平的新著《无奈的结局———司徒雷登与中国》兼顾学术性与可读性,有助于我们全面、系统地了解司徒雷登生平及其活动犤1犦。另外,还有几篇论文分别论述了司徒雷登在华传教活动、教育活动以…  相似文献   
973.
论中国古代悼亡诗的伤逝主题及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悼亡文学是祭悼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其起源与发展从一开始就受社会文化、民族心理、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悼亡作品中创作主体的情感通常表现为一定的模式 ,这些情感模式展示了传统的爱情观 ,特别是对失落的爱情的态度。而悼亡作品的价值取向又表现了传统的爱情价值观和自我价值观的统一。悼亡作品中独特的情感表达模式和价值取向共同构建起了悼亡文学有别于其它文学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974.
自动走向佛门是精神解脱,被动走向佛门是精神禁锢。妙玉“身在佛门,心系红尘”,其情感矛盾的变化折射出她人生思想的变化历程,反映了佛性与人性在其心中地位的转换。人性的复醒,使妙玉对红尘生活的向往与日俱增,她背负着沉重的精神枷锁,步履艰难地迈向世俗世界。妙玉在人性与佛性的门缝中呻吟、挣扎,最终被佛性与人性两扇大门挤扁了,磨碎了。  相似文献   
975.
本分析了历史上出现过的三种人生价值观,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生价值观同三种人生价值观的根本区别,以及共产党员坚持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观是我们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提出了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生价值观。  相似文献   
976.
大学生人格不完善、社会经验不足、心理的脆弱性决定了加强他们抗挫折能力的培养。为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要加强学生对挫折的认识,建立合理的认知方式,培养顽强的意志,同时,也要对他们的人际交往、学习、情感、就业等能力进行培养和引导,依次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977.
师生交往是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师生关系不仅影响到学习质量,而且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正在成长发育的学生心理尚不成熟,感情十分脆弱,所以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情感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因素影响最大,也最直接。教师不仅要注意防止给学生带来消极影响,而且要积极主动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情感气氛,即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学生有充分的信心和愉快的心境,使学生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得到和谐统一,就能进一步增强教学效果,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相似文献   
978.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给健康下过一个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指躯体上没有疾病,还应当包括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健全与最佳状态。显然,心理健康成了健康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但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学校教育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使有些学生形成了性格内向、情感压抑、孤僻自卑的心理特征,甚至有的学生在心理上有了障碍或疾病。因此,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使他们在智力、情感、意志和个性诸方面都得到正常的健康的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并能自如地运用自己的智慧适应各种环境,是摆在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79.
本围绕提高初中历史课教学的实效性问题,站在教师实施教学、组织教学的角度,阐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进行教学选择的特点、意义及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9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