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94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1篇
教育   13243篇
科学研究   416篇
各国文化   107篇
体育   605篇
综合类   578篇
文化理论   66篇
信息传播   1543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51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59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67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236篇
  2016年   258篇
  2015年   394篇
  2014年   877篇
  2013年   850篇
  2012年   1249篇
  2011年   1217篇
  2010年   1078篇
  2009年   1170篇
  2008年   1420篇
  2007年   1261篇
  2006年   1064篇
  2005年   996篇
  2004年   743篇
  2003年   592篇
  2002年   542篇
  2001年   495篇
  2000年   569篇
  1999年   172篇
  1998年   140篇
  1997年   114篇
  1996年   96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8 毫秒
991.
罗志鹤 《成人教育》2011,(10):123-124
我国的成人美术教育走过了漫长的时间,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为我国的成人教育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成人教育主要的存在形式为各个院校的函大、电大、夜大以及各种研究机构的研修班等。这些教育形式作为我国现有的教育形式的有益补充,充实了我国的教育内容,也为教育研究工作者提供了素材。文章主要探讨的是在成人教育过程中,尤其是美术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多元化的研究,通过研究为成人教育美术专业的教学提供新的方式和可能。  相似文献   
992.
王矗  陈琳 《成人教育》2011,(10):19-22
构建成人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学习型社会为成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终身学习环境,促进了成人学习不断向全民化、终身化方向发展。通过成人学习者与普通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和学习特征的对比分析,结合终身学习的特点提出了成人终身学习的四个模式,即主动式学习模式、发现式学习模式、合作式学习模式、开放式学习模式。最后,在四个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93.
目前成人教育还没有形成一个能够为成人教育工作者所普遍接受的充分揭示其本质特点的定义表述。文章尝试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的综合视角重新审视成人教育的定义和特征,希望从新的角度给人以启迪。  相似文献   
994.
辜芝兰 《成人教育》2011,(10):60-63
生涯教育理念下成人职业意识的教育,立足成人终身的职业生涯发展,尊重成人的主体地位及个体差异,培养成人对职业的正确认知,促进成人形成对职业积极的情感态度,提升成人的职业素质,帮助成人在其职业生涯的发展中,消除因职业转换而产生的消极心理,实现职业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95.
学分制具有开放性、通用性、灵活性及加和性的特点,是一种适合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管理制度.成人高等教育实行学分制,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实施学分制提供保障;要调整课程设置,制订切实可行的学分制培养方案;要完善规章制度,建立与学分制相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要遵循宽进严出的原则,构建灵活开放的成人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996.
997.
礼乐诗歌是雅乐乐章的组成部分,以描绘祭祀天地宗庙、朝觐盟会、阅武告捷、新谷祷雨、敬老立学诸礼为主要内容,展示出礼乐相成的独特情境,主要表现为三个层面:礼行乐奏的仪式情境;礼德乐和的诗歌情境;诗礼交融的审美情境.典礼仪式实践,其环境的选择、场景的构设,以及人物服饰、举止、语言、歌唱、舞蹈等因素构成一个综合展演的"仪式情境".乐章应用于"仪式",是仪式情境的组成部分;描绘典礼的诗歌,又以仪式情境为抒写对象,以特别的"礼""乐"意象,构建起礼德乐和的诗歌情境."德"为礼之灵魂,"和"为乐之功能."礼"是躯干,"乐"即精气.有躯干可以站立,通精气才有生命.礼乐配合中,"乐"的"流走"把"礼""贯穿"为一个和谐的"有机体".当诗人用"诗"再现这一"有机体"时,便创设了诗、乐、礼浑然一体的审美情境.  相似文献   
998.
一、仪式与仪式文化内涵分析在我国长远的发展过程中,仪式是日常生活的重要表现形式。关于仪式的定义,当前很多人将此定义为象征性的、表演性的、由文化传统所规定的一整套行为方式和象征符号。在我国历史长河中,民间仪式活动丰富多彩,如戏曲表演、戏曲音乐、面具、装扮、纸扎、雕刻,甚至是祭祀、八卦、跳神等巫祝活动或与之有关的体育竞技活动。仪式侧重的不是最终产品或使用者的物品,而是整体过程和场面布置,以此来表现活动组织者内在的情感和某种基于习俗的意义假设,从而实现人与对象世界在精神上的交流。因而从广义上来说,我们将所有由传统习俗发展而来、被人们所普遍接受并按某种既定程序所进行的活动与行为都称为仪式。由此,仪式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其发展历史也几乎与人类的历史相始终。  相似文献   
999.
天空并不明朗,没有云,没有太阳,有的只是一大片白亮的染有灰色调的天空,直直地打亮人的心。这时,心里也感觉淡淡的,仿佛拥有了一份属于成人的沉静。  相似文献   
1000.
剪毛头是我们当地的一个习俗,小孩子生下来不剪头发,等到三岁、六岁、九岁或是十二岁时,再举行一个盛大的仪式把它剪掉,表示孩子的娇贵。今天是农历二月二,我弟弟要剪毛头。妈妈笑着端来一个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