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8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9520篇
科学研究   519篇
各国文化   99篇
体育   266篇
综合类   258篇
文化理论   51篇
信息传播   188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231篇
  2015年   499篇
  2014年   1002篇
  2013年   846篇
  2012年   987篇
  2011年   1257篇
  2010年   982篇
  2009年   779篇
  2008年   1265篇
  2007年   687篇
  2006年   567篇
  2005年   502篇
  2004年   608篇
  2003年   699篇
  2002年   327篇
  2001年   305篇
  2000年   280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汪帆 《视听界》2008,(3):113
广播新闻中,好的细节描写,能够带给听众立体的“画面”、丰富的联想和生动的形象。 2004年亚广联最佳广播节目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传唱到今天的干年史诗》中有这样一段:“炉子上烧的奶茶开了,飘起淡淡的薄雾。青春时尚的巴童和她的白胡子爷爷并肩坐在我对面,  相似文献   
92.
阿龙 《中国广播》2008,(5):65-66
不知从何时起,军事题材的作品成了收视率很高的热门剧。《垂直打击》、《士兵突击》、《战争目光》等影视作品对未来战争不同侧面的描述和解读,的确让我们耳目一新。大兵团的平面作战转变为自天而降的垂直打击,战争的规模变了;真刀真枪的厮杀演变成了兵不血刃的信息较量,熟悉的战争模式不见了;就连直接参战的普通士兵,也要脱胎换骨历练成以一当十、能应对复杂场面的“未来战士”。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内行人的眼里,这些故事也许编的有很多漏洞,有点过于幼稚;但在外行人的眼里,欣赏游走在现实与虚拟之间的战争,不仅满足了好奇心并且还很养眼。当然娱乐之后,也还是留下了不少后续的思考。  相似文献   
93.
媒体的日趋商业化,争抢第一时间报道新闻,使得大量偏离传统新闻学的坏新闻涌现:不核实、不准确、不公正、猜测、低级趣味.  相似文献   
94.
在我们收藏的老照片中,有一组日本在侵华战争时印制的旧照片.照片装在一个牛皮纸小封套中.封套题名<江南名所写真>(十六枚组).十六幅照片,均为黑白,分别是上海、南京、苏州、扬州、杭州、绍兴的景物.封套上有饰以方块印记状的四个字--"皇军战绩",腥红的血色,显得特别的刺眼.照片之被冠以"皇军战绩",无非是因为照片上的这些城市都曾被日本侵略军的铁蹄所践踏.中国的美丽河山、江南古城遭践踏,竟成为"皇军战绩",侵略者是何等的狂妄.  相似文献   
95.
笔者近日在研究安东早期革命历史档案中,意外地在政府全宗(8-1-12-1949)单,发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张闻天同志1949年9月20只在安东市(即现今的丹东市)解放后第一次人民代表会议上的一篇讲话记录手抄件。共两页,纸质粗糙,已经泛黄。文稿题名为:“洛甫讲话”(洛甫,是革命战争年代张闯犬的化名)。  相似文献   
96.
纳溪是护国战争的主战场,朱德在纳溪境内战斗和休整期间,给当地人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在纳溪棉花坡、叙蓬溪(今护国镇)、牛背石(今丰乐镇)、白节滩(今白节镇)、大南山等地方,朱德和群众“打玩友”(川剧坐唱)、下象棋,与当地的文人雅士诗酒唱和等轶闻趣事,至今仍有口皆碑。为了展示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的精神风貌。笔者查阅了大量的档案资料,并多次深入到朱老总早年战斗、休整过的地方,走访了年事已高的老人,了解实情,现将采撷的一些小故事叙述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7.
新一代超级大炮能将炮弹打中数百公里外一张办公桌那么大的目标.它们也许将成为未来战争的主打武器之一。1999年科索沃战争期间,当美军第一次向世界展示其导弹精确击中行驶中的民用火车窗口的录像时,全世界的民众都被这种高技术战场明星的表演惊呆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98.
郭建良 《军事记者》2006,(12):44-45
(图一)“以黎战争”期间,各国摄影记者拍摄发表了大量的新闻照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各样的“假新闻”开始“浮出水面”。包括路透社和美联社这样的传统大牌新闻机构在内,都刊发了一些假照片。本文就“以黎战争”期间出现的假照片现象做一些分析与探讨。1、“摆拍”作假。“摆拍”,在各种各样的照片造假中,属于最为原始的一种,在近几年的西方媒体有关战争报道的图片中,已经越来越少见了。但是,在“以黎战争”的图片报道中,“摆拍”作假却频繁出现。2006年7月30日,以色列轰炸了黎巴嫩南部加纳村,造成至少54名平民死亡,其中包括37名儿童。…  相似文献   
99.
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进行的“反恐战争”愈演愈烈,恐怖爆炸的发生已不再新鲜。  相似文献   
100.
影片的结尾迎合了韩国人“国家大同”的愿望,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站在过去的假想,失去了某种直面历史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