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1篇
科学研究   16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阿计 《档案与史学》2011,(10):60-61
拿起孟德斯鸠、伊壁鸠鲁们严肃得如法典般的笔,将一行行方块型文字,摞成几摞,拼成犬牙交错的长句子和短句子.原来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以后,正如去赴一个风雅无比的宴会一样,有黄油也应该有虾米酱,我们需要眼镜和法典,也同样需要艺术,需要诗,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命的要求.  相似文献   
22.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人类群体谋求进步与发展的一种手段,也是积累传承前人经验和技术的重要手段,因此职业技能性就是教育的基本要素之一.自原始氏族社会时期,人类有了社会分工,畜牧业与农业的分工、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促成了社会的调整、改造与创新,也成了职业教育产生的契机,于是统治者就产生了教化民众的理念,也有了教化民众的具体实施行为,如神农的全民式农耕教育活动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  相似文献   
23.
简述秦汉时期的手工业技术和管理档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汉时期官营手工业已经实行了标准化管理.并且已有少量的图样技术档案。尤其是骨签档案的出现.比较全面地记载了当时手工业制造和管理的过程。  相似文献   
24.
刘波 《新高考》2006,(12):24-26
[考点引领1一、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生产关系调整农业社会经济手工业资本主义萌芽商业和对外贸易明:一条鞭法清:更名田、“摊丁入亩”棉花种植的推广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生产工具的革新;生产技术的提高分工日益细密;生产规模的扩大时间、地区标志、特点国内:市场扩大、长途贸易、商贸城市、工商业市镇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投人市场国际:闭关锁国二、民族关系明初分为瓦刺和挞粗等部明末清初分为漠南、漠北、漠西三大部明后期鞋翅首领俺答汗与明修好清平定摸西蒙古噶尔丹叛乱,设乌里雅苏台将军清漠西蒙古土尔馗特部回归祖…  相似文献   
25.
关于清代呼和浩特地区的手工业,目前尚无专文论及。本文利用所接触到的史料,对清代呼和浩特地区手工业发展的前提和条件、表现、特点、意义和影响等几个方面,作了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26.
社会分工是在自然分工的基础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社会分工经过畜牧业和农业的分离、农业和手工业的分离以及以后专门从事商业买卖的商人阶层的出现,最终形成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随着早期国家形态的产生,社会内部结构变得日益复杂起来,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导致了社会分工的出现.尽管人类社会的分工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但是引起关注和探讨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孟子在关于社会分工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当时的现实,更加深刻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27.
窦晓彤 《文化遗产》2010,(1):150-153
从清末开始,经过民国、新中国、改革开放,咀香园发展的百年历史,折射出我国的近代传统手工业萌芽、传承、发展和创新的百年轨迹。作为"中华老字号"的一面旗帜,由家庭作坊蜕变为一个集开发生产、加工销售、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化食品企业,百年以来,其一直坚持将传承传统制作工艺作为自身发展的命脉,具有我国传统工业成长和文化沉淀的双重标本意义。  相似文献   
28.
新华村在社会变迁中不断调适传统手工业发展方式,彰显了长盛不衰的生命力。在产品形态方面,根据市场需求变动适时调整生产经营适销对路的产品;在生产工艺方面,从纯手工生产演进到手工和机器生产相结合的技术融合模式;在产业地位方面,从自发性成长发展为政府扶持的特色产业;在产业组织方面,从"个人作坊"演进到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龙头企业和家庭作坊相结合的形态。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新华村手工艺文化和师徒传承机制,保证了行业精神和从业人员更迭的稳定性。它的演进历程实证分析归纳出结论——新华村传统手工业发展长盛不衰的缘由在于演进。  相似文献   
29.
西欧封建领主国家在形成之初,就具有迥异于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特点。它不存在庞大的自上而下的官僚机构和官员队伍,也没有属于封建国家的常备武装力量即军队。这样,西欧封建国家运行的成本较之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低很多。由于西欧封建领主国家不像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一样拥有庞大的为宫廷和官僚机构服务的官营手工业。  相似文献   
30.
在近代,手工业生产是社会生产的主要形式,其学徒制保障了维持生产的人才供给。学徒的出路直接影响到近代手工业学徒制吸引力和学习质量。文章对近代三种学徒制出徒后的社会流动进行研究,探索近代学徒制办学状况,反思学徒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