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1篇
科学研究   16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梁永生 《新体育》2011,(5):73-73
许多入认为,网球肘只有打网球的人才会得,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一些家庭主妇、手工业工作者同样会遭遇网球肘。  相似文献   
92.
十九世纪中叶,西方列强用炮火轰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随着《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签订,美、法、俄等西方国家接踵而来。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权益尽失。中国的社会经济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外国资本主义对于中国的社会经济起了很大的瓦解作用。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破坏了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另一方面,则促进了中国城  相似文献   
93.
明中期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日益冲击着明王朝的专卖政策和官府工业,使被官府切断的各主要手工业品与市场的联系逐渐恢复和加强,如此迫使明廷不得不改变其工商业政策,变官储控制为依赖商人和民营手工业,并加大对工商业的征收。这样到明后期,商人日益活跃并成为社会主要产品交易的主角,民营手工业也取官府工业而代之,明政府的工商业税收也随之货币化并成为其收入的最主要利源。  相似文献   
94.
从鸦片战争后到甲午战争前的50余年间,由于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体系的程度不断加深,在进口机制工业品的猛烈冲击或逐步蚕食之下,传统手工行业已经在发生着深刻变化,表现出种种复杂情状。总体上看,尽管中国传统手工业的基盘已经遭到不断侵袭和削弱,但除了个别行业一经与国外机制工业品接触就一败涂地之外,大多数手工行业尚得以勉强维持不坠。  相似文献   
95.
朱德同志一生致力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他关于军事、党建、文化、经济建设的思想和理论十分丰富,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发展,朱德同样有着系统、深刻的见解和精辟的论断,为我国手工业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96.
晚清时期,黄河三角洲的手工业经济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其中,制盐业、纺织业、草缏业等低成本的轻工行业较为繁荣发达。尽管手工业经济的发展地域和行业布局不够均衡,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印记比较浓重,但是,晚清时期黄河三角洲发达的手工业经济,却在上关国计、下系民生的重大领域,发挥着独特的富国强民作用。  相似文献   
97.
隋唐酱醋加工业的普及、食糖种类的增加、酿酒技术的提高与饮酒之风的盛行、制茶业的崛起、食品和乳制品加工的发展等,均在一定程度上或丰富了当时居民的饮食内容,或改善了其食物结构.饮食业的进步与手工业的发展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98.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过渡时期“一化三改”中的重要举措之一,程子华作为这场运动的具体领导者,对手工业合作社的组织发展和改造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99.
清前期官手工业管理继承了前代产量和人员定额、计功、以匠管匠、工匠技术等级、颁样、物勒工名、检查、奖惩等制度,并改善用工制度,重视官员任用,为定额制的实施创造了更好的环境,理应使定额制发挥较前代更好的作用,但生产过程仍存在产品质量等方面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是定额制未得到严格执行,同时官手工业的经营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给定额制的实施带来一些困难。  相似文献   
100.
两宋时期,西北吐蕃部落以当地农、牧业产品及丰富矿藏为原料,因地制宜地发展了民族传统手工业,如采矿、金属加工制造、皮毛加工、酿酒、建筑、制陶等,门类众多,水平不一,但均在其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吐蕃手工业生产带有明显的地域性、民族性和民间性的特点,同时也受到周边汉族等民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