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2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7篇
教育   3856篇
科学研究   1739篇
各国文化   17篇
体育   232篇
综合类   149篇
文化理论   57篇
信息传播   2810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207篇
  2015年   344篇
  2014年   744篇
  2013年   743篇
  2012年   852篇
  2011年   948篇
  2010年   758篇
  2009年   796篇
  2008年   775篇
  2007年   548篇
  2006年   483篇
  2005年   324篇
  2004年   458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手机媒体由于自身的无线移动、随身携带、即时在线和多媒体支持功能,对传统的信息传播格局和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冲击,从而使手机媒体表现出重构时空“、脱域”沟通、颠覆传统文化和消解中心的后现代特性。  相似文献   
62.
周笑 《视听界》2006,(4):48-51
一、手机电视:产业融合的突破口数字电视、移动电视、网络电视,几乎所有的新媒体电视都或早或晚、或多或少地涉及到电视网、电信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的产业博弈。由于数字电视的推广处于胶着状态,网络电视的市场尚不成熟,因此目前的焦点是手机电视。自从2003年日本Sony公司开发出手机微波数字电视调谐器模块以来,目前大致有两种典型化功能结构的手机电视。第一种以DMB手机电视为代表,它通过地面微波传输数字电视信号,以“点对面(PTM)”的方式来收看视听内容产品。就相当于把家里的台式开路电视直接变成可移动的“手机电视”。从经营角度看…  相似文献   
63.
在中国,手机短信引导网站度过了冬天,一场平静已久的新媒体浪潮又拉开了帷幕。手机能否在下一次互联网竞争中笑到最后?  相似文献   
64.
赵静 《新闻前哨》2006,(7):76-77
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合作的道路上,手机作为“第五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合作呈现着令人期待的前景。手机媒体不断地与传统媒体对接,手机正在从二种移动通讯终端逐渐演变为一种信息终端。与传统媒体相比,手机作为媒体具有更大优势:它比报纸更互动,比广播更自由,比电视更便携,比电脑互联网更普及。手机,能够带来的不仅是单向上网,最主要是带来双向互动,这正是传统媒体最需要的。通过手机,可以建立传统媒体与受众之间新型的互动关系,也正因为有了手机,受众与媒体的互动参与更快更广更自由。  相似文献   
65.
《新闻前哨》2006,(12):34-34
据荆楚网11月13日报道:轻点手机按钮,一天的重要新闻便尽入眼帘。《湖北彩信手机报》在省委、省政府领导重视关心下,今日上午正式“出版发行”。由湖北日报报业集团与湖北移动公司联合打造的这份新式“报纸”掀起了读报模式的全新革命,标志着湖北省第五媒体已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66.
手机广播:充满活力和潜力的新媒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机广播”作为手机媒体的一种存在形式,近年来已是初露端倪,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所谓“手机广播”,就是利用具有收音和上网功能的智能手机收听广播。笔者把“手机广播”定为两层含义,一种是随着GPRS、3G、WAP等无线通信技术和服务的发展、完善,“手机广播”依托于移动通讯网络和互联网络,用上网手机实时收听或点播网络广播节目。另一种是在手机中内置了FM广播调谐器,用手机可以直接收听电台广播节目。笔者把它们统称为“手机广播”,但本文重点阐述的是移动上网的“手机广播”。  相似文献   
67.
手机由于具有传播上的双向性、互动性以及外形上的便携性,在社会危机事件发生时作为人际传播的载体而异常活跃;同时又由于其信息传播的即时性、有效性,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普及性,成为解决危机、发布公共信息的一项有效途径:如此结合了小众传播与大众传播的手机,在传播中对危机的漫延与化解,使其呈现出一种传播形态与效果上的复合性。  相似文献   
68.
王晓花 《中国广播》2006,(11):68-69
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曾影响过几代人的生活。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信息产业的不断繁荣,广播受到了来自电视、互联网等新型媒体的冲击。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受众的不同需求,传统广播不得不跟随时代的步伐,在不同时期做出不同的调整与变革——特别是在收听方式上,从最原始的用收音机听广播,再到通过录音机、电视机、互联网等工具进行收  相似文献   
69.
潮流新品     
《中国新闻周刊》2006,(32):80-80
胸卡手机;Reef Surf帐篷;Carousal微波炉;时尚版欧蓝德;“废地”沙发;[编者按]  相似文献   
70.
2006年4月底,《常州日报》与常州移动合作,推出了“常州手机报”,正式参与了自2005年发展起来的手机媒体这一新兴传媒的竞争。手机报、手机电视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是2005年中国传媒发展的一大亮点。就在通讯技术不断发展、手机用户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手机媒体的出现似乎成为一种必然。但是,在欣喜与兴奋之余,笔者以为,对手机媒体这样一个新鲜事物更多的需要的是冷思考。毕竟,手机报、手机电视等手机媒体的出现,仅仅是个开头,并不意味着真正的成功。要让这种新兴传播渠道下的传播行为,得到受众的认可并良性运转起来,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