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4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巧识疑阵     
美术馆正在展出一批非常珍贵的字画,可是刚刚展出没几天,工作人员突然发现其中一幅价值连城的书法作品不见了。馆长急得都快发疯了。报案后,经多方侦查,终于发现两个人相当可疑,一个是瘦高个王文,一个是小矮胖子马六。警方通过侦察,终于摸清了王文和马六的落脚点,可当阿木  相似文献   
12.
任家宣 《东南传播》2010,(12):76-78
"苏报案"被学界称为辛亥革命前的政治事件。百余年来,《苏报》与"苏报案"一直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本文首先从作为政治事件的"苏报案"和作为新闻事件的"苏报案"两方面综述已有的研究成果,分析各自存在的特点与不足。最后提出新的研究思路,从革命舆论动员的视角,反思对《苏报》及"苏报案"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从“苏报案”看清末上海租界的言论出版自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报》案”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时期发生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发生于租界的“《苏报》案”与言论出版自由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从“苏报案”发生的背景、过程、审判沿用法律等角度出发描述了“苏报案”中显示出的中西方对言论出版自由观念的不同,并揭示了上海租界具有更多言论出版自由的原因及其有限性,最后指出租界的特殊环境对中国革命报刊来讲,一定程度上是有利的,但完全依赖则是靠不住的。  相似文献   
14.
唐代的法制承前启后,影响深远,一个显著特点是以严密的立法来监督、规范各级官吏的司法活动.时限制度即为其中的重要方面。本文对此进行了探析和归纳,以为当代司法之借鉴。  相似文献   
15.
“苏报案”是一场涉及新闻言论自由的政治案件,是清朝末期中国最大的一次文字狱;“曾格案”是美国新闻史上最重要的涉及新闻言论自由的一个法律先例。两个案件虽然分别发生在东、西方社会制度、文化背景迥然不同的国度.但都体现了人们对新闻自由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16.
施琦 《中学生天地》2008,(10):46-46
下午1时20分,110接到报案,报案人声称自己在夹皮巷遭到了抢劫。两分钟后,阿木警长和几个同事赶到了现场,只见一个女子坐在地上,揉着脑袋后面的肿块。见到警察,女子说:"我叫齐丽,在一家珠宝店工作。刚才我去宝石鉴定所鉴定几块店里新进的翡翠,因为老板催得紧,我就抄近道走这条小巷。没想到刚走进巷子,就听到有脚步声从背后传来,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网络犯罪是信息时代的一大顽症。本文以南京“逻辑炸弹案”为例,从网络犯罪受害者的低报案率及其原因入手,分析了设置网络犯罪强制报案制度的必要性,并根据目前我国在这方面已有的相关立法在“报案义务的明确定义”、“拒不报案的处罚”以及“对报案受害者的保密措施”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1903年的苏报案是资产阶级革命史上的一件大事,这事是当时中国革命形势演进的产物,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但事件的最终引爆及其影响的扩大,是与章太炎的思想变迁和活动紧密相联的。  相似文献   
19.
章士钊是近代中国有影响的报刊活动家,同时也是政治活动家和知名大律师。从苏报案到陈独秀案,他的言论自由观经历了从无意识到有明确理念、从强调言论自由的个人权利到重视言论自由的政治取向的发展过程。章士钊的言论自由观以自由主义理论为基础,以个人权利为核心,体现了近代报人言论自由认识的较高水平。其言论自由观的演变对于我们认识言论自由意识在近代中国的发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王定海 《小火炬》2008,(9):42-43
蛋糕妹好想自己的好姐妹小丫呀,好久没听到她那银铃般的笑声了,连同她家可爱的小狗多多都没影啦。这天,蛋糕妹在家休息,突然从杂志上看到一个好好笑的笑话,她很想讲给小丫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