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1919篇
科学研究   337篇
各国文化   56篇
体育   173篇
综合类   100篇
文化理论   16篇
信息传播   21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260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180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196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228篇
  2005年   193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中年人处于成果最多阶级,是事业的黄金时期。也是机体由盛转衰时期。为了使他们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做好中年的自损保健预防工作,是我国当前一项非常重要的有现实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52.
她不声不响走进教室,依旧坐在最后一排最角落的位置。第一节是她喜欢的古文课,她打开精致漂亮的文具盒,想像着《诗经》里的文字。猛然一只翠绿螳螂从盒内跳出,挥舞大刀,炯炯地立在黛蓝书脊上,书的封面写着纤秀的几个字:叶浅浅,中文系(1)。  相似文献   
5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小说在佛教的影响下形成了一系列新的故事类型。《搜神记》中的"动物报恩"故事直接来源于佛经"动物报恩"故事,又接受了本民族文化的合理改造。它的产生受到佛教观念、本土朴素道德标准和传统财富、爵位观念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54.
意境是情与景、虚与实、形与神在不同层面的有机融合,意境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灵魂,正如王国维所说,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因此,诗词教学一定要把引导学生品味、体验意境当做根本任务,要使学生从与诗词意境隔的状态上升到不隔的状态。隔与不隔的问题首先由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通过举例提出,朱光潜在《我与文学及其他》作了进一步解释。  相似文献   
55.
"上帝和人的关系"是赫伯特诗歌创作永恒的主题。在西方文学史上,很多作家在其作品中都涉及到了这个主题,但几乎没有一个作家能像赫伯特一样把它作为毕生诗歌创作的一个唯一而且永恒的主题,几乎没有一个作家能像赫伯特一样把人神关系刻画得如此形象生动和多种多样。本文从赫伯特特殊的人生经历出发,通过分析他在诗歌中所描绘的上帝与人之间的情人关系和他的人神观,旨在解读赫伯特对上帝特殊、强烈和炽热的情感诉求。  相似文献   
56.
门房诛是北魏正式入律的刑法之一,虽实施时间不长,但对源承北朝律法的隋唐律有重要影响。由于北魏律佚失过多,今人对门房诛的具体情况认识不一、误解颇多。真正说来,北魏神麔律中对"大逆不道"的处罚即为门房诛,在适刑人员的范围上有明确规定,主要是诛杀与正犯同籍的男性直系血亲者,但不及年八十以上的老人和不满十四的孩童,女性一律没官;非同籍亲属或受牵连但不受诛。这比起秦汉时的夷三族刑来大为减轻,也对隋唐律中族刑的减轻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57.
塔婆是哈尼族神话传说中生育众物、传承人种的大母神形象,广泛存在于哈尼族口传文学、父子联名谱系及其节庆活动之中;而女娲则是中华主体民族汉族神话传说中的女始祖,她造人、补天、治水、置婚姻、作笙簧,创造了诸多历史功绩。但和塔婆比较,女娲虽然声名显赫,却不具备现实意义和生命力量,而且,因为经过了父权文化的精心改造,女娲形象和塔婆形象相比,缺乏真实性、原始性和兼容性。  相似文献   
58.
59.
该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田野调查法,调查记录潮汕民俗游神赛会的仪式展演过程.从祈祥纳福,和睦乡邻,构建和谐社会;娱乐狂欢,传承、弘扬民俗传统文化;普天同庆,促进区域体育发展三方面来分析潮汕地区游神赛会仪式展演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60.
“神入”(Empathy)一词是从西方历史教学界传人我国的,其含义是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应置身于历史发展的环境中去观察历史,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上去研究历史,从而把握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感、信仰、动机和意图等,并理解他们思想的发展变化.从而更好地感悟历史,从历史中获取乐趣和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