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9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8905篇
科学研究   137篇
各国文化   34篇
体育   88篇
综合类   72篇
文化理论   25篇
信息传播   338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194篇
  2014年   935篇
  2013年   764篇
  2012年   971篇
  2011年   1262篇
  2010年   1079篇
  2009年   956篇
  2008年   945篇
  2007年   808篇
  2006年   487篇
  2005年   398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6年   1篇
  195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好的作文是改出来的。"他还说:"给学生改文,最有效的办法是面改。"叶老的这两句话犹如作文教学路上熠熠闪光的灯塔一样,不仅结束了我作文指导的"黑暗之旅",而且照亮了我  相似文献   
102.
郑天意 《成才之路》2012,(9):99-I0016
正第一本是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的《爱弥儿》,这是一本理论书籍,但并不枯燥。德国哲学家康德指出:"卢梭是另一个牛顿,牛顿完成了外界自然的科学,卢梭则完成了人的内在宇宙的科学,正如牛顿揭示了外在世界的秩序与规律,卢梭则发现了人的内在本性"。  相似文献   
103.
顾明远在京师教育论坛上指出,很多教师一辈子从事教育工作,培养一大批人才,而且有教育思想,有自己的教育风格,这就是教育家教育家有三条标准:一要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热爱教育,热爱孩子,一辈子献身于教育事业,把教育作为一个毕生的事业。  相似文献   
104.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在《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一文中提出,要取得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和时间。  相似文献   
105.
1951年批判电影《武训传》时陶行知先生受到牵连,从此曾被毛泽东誉为“伟大人民教育家”的一代宗师的名字在中国教育史上竟然销声匿迹长达近30年之久。陶先生受到错误批判,应该说有种种复杂的历史缘由,但是江青在其中所起的恶劣作用却是毋庸置疑的。江青为什么这样仇视陶先生,传说很多,而唐权先生《亲历一九五七》一书中有关陶行知与江青的一节提供了相当翔实的史料。有同志提议我们加以转载,让索敬陶行知先生而叉没有机会读到《亲历一九五七》这本书的老师们有机会了解这段史实。[编按]  相似文献   
106.
刘笑天 《中学教育》2006,(11):42-43
有读评价《学生第二》是作做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堪称独具慧眼。这位始终怀揣着理想脚踏实地前行的教育家,他的教育实践犹如一部交响乐曲,宏富深远明丽激越,庄重真实令人感动。[编按]  相似文献   
107.
【热点背景】2004年9月28日,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2555周年诞辰日,我国及同属儒家文化圈的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都组织了盛大的纪念活动。  相似文献   
108.
公共图书馆开展未成年人服务的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图书馆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公民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指出:“教育不仅在学校,学校之外,还有许多机关,第一是图书馆。”江泽民同志也指出:“公共图书馆是人民的终身学校。”可见图书馆在社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公共图书馆服务所具有的全民性、全程性、自由性的特点是任何其他教育机构所不能代替的。  相似文献   
109.
孔子生平     
孔丘(公元前551-前479)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字仲尼,世人尊称孔子。春秋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相似文献   
110.
张淑香 《广东教育》2006,(10):49-49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人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