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篇
  免费   0篇
教育   314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1.
新加坡教育改革:兼顾深度和广度 新加坡教育部长王瑞杰在2013年9月底举行的教育部工作蓝图大会上表示,教育部将推出一系列新计划和调整现有政策来加强中小学教育,为年轻一代提供兼具深度和广度的学习体验,并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精神。  相似文献   
72.
<正>在何东昌部长的遗体告别会上,我止不住内心的悲痛,不知道如何表达对东昌部长的感激和敬仰。几十年来,东昌部长对我的恩师、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下文简称朱老)的尊重与信赖,对我本人的关心与支持以及对中国心理学建设的关切与推动在我脑海中仍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日。  相似文献   
73.
一、引言2006年7月3日,新西兰教育部长史蒂夫·马哈雷(Steve Maharey)在主题为“聚焦于重要之上”的研讨会上发表了《个性化学习:把学生置于教育的中心》(Personali-sed Learning:Putting Students at the Heart of Education)的重要演讲,就个性化学习及其对教育的重要性给予了  相似文献   
74.
75.
回忆周荣鑫     
我从事记者工作的数十年间,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人许多事,已经渐渐远去了、淡忘了。而有些采访对象,他们的经历和命运,却深深地铭刻在了我的记忆中。原国务院秘书长、教育部长周荣鑫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位。  相似文献   
76.
择校是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极为引人注目的教育改革之一,90年代布什政府提出了“择校就读”的思想。1990年,教育部长卡瓦佐斯在《推行选择制,改革美国教育》的报告中强调“选择的机会是我国进行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基础。”《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则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择校制度。择校对美国以公立教育为基础的教育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也出现了一系列择校现象,尤其90年代以后,择校已成为教育中的热点问题,引发了一系列教育问题,而目前对择校的研究与择校本身的激烈程度和意义是不相称的。对两国择校的比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我国的择校问题。  相似文献   
77.
近日看到有这样的一道语言运用题: 在党的十七大记者招待会上,年仅12岁的小记者季家希向教育部长周济提出两个问题:“第一,我知道教育部门和学校为了减轻我们的小书包已经做了很多的工作,为什么我们的书包还是那么重呢?第二,现在同学们总说睡眠的时间太少了,每天一大早,天还不亮的时候就上学了,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多睡一会儿呢?”  相似文献   
78.
印尼的启示     
程介明 《上海教育》2008,(17):29-29
最近有好几个机会在印度尼西亚参加他们教育部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讨论。今年2月已经来过一次,与高等教育秘书长一起开会,原以为只是少数几个人闭门谈谈,谁知道教育部长也兴致勃勃地来参加了。现场虽然只有10个人左右,却用视频技术让40个会场同步参与。结束的时候高等教育秘书长要请我吃饭,还要我跟他的同事谈一谈,  相似文献   
79.
编读往来     
2011年2月17日下午,教育部长袁贵仁会见了来访的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袁贵仁强调,扩展人文交流是胡锦涛主席此次访美和《中美联合声明》的重点。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第二次会议将于今年春季在美召开,这对落实好两国元首重要共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0.
《辅导员》2013,(8):1-1
<正>攻坚期改革怎么推进?——出路在于综合改革现在教育改革到了攻坚期、深水区,管理体制问题、办学体制问题、人才培养机制等任何一项都带有综合性,单兵突进式的教育改革都不可能彻底解决问题!什么叫综合改革呢?综合改革是中国包括教育在内的各项事业改革的阶段性特征。我理解,就是改变过去单打一的方式。各方协调,上下配合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