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7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21210篇
科学研究   556篇
各国文化   265篇
体育   271篇
综合类   340篇
文化理论   224篇
信息传播   1643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54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156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73篇
  2016年   227篇
  2015年   380篇
  2014年   1184篇
  2013年   984篇
  2012年   1229篇
  2011年   1879篇
  2010年   1941篇
  2009年   1641篇
  2008年   2421篇
  2007年   2114篇
  2006年   1752篇
  2005年   1973篇
  2004年   2324篇
  2003年   904篇
  2002年   655篇
  2001年   665篇
  2000年   672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8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书的芳香     
肖川 《青年教师》2004,(10):47-47
“书香”一词怕是早已有之。在教育还是有闲阶级的特权的时代,出生于“书香门第”无疑是一件引以为豪的事情。  相似文献   
42.
《生命》选自散文评论集《烛虚》,写于抗战中期作者灵魂最受煎熬的日子。读沈从文,犹如聆听一位超越于刀光剑影、炮火铁雨的烦嚣尘界的哲人自言自语。这是一位充满矛盾和困惑的思想者内心灵魂的独自。笔致是似幻还真的,思想是睿智精深的,情调却浸淫着优美和悲凉。  相似文献   
43.
非学记叙体在承载人类明的诸种字媒介中,自有其独到而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故阅读这一类体也并非一望而知,无需方法的。要正确地理解和阅读非学记叙,必须建构正确的“阅读模式”。正确的“阅读模式”的建立,应在了解记叙体总体特征的同时,着力把握非学记叙在内容、形式上的特殊性,即:朴素的记叙性,严格的纪实性和较强的实用性,并针对这种特殊性,采取“理智性”、“汲取性”的阅读方式——以汲取章思想内容为要旨,达到求知益智的目的。  相似文献   
44.
学校的物质条件与环境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人的成长受外界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着重就学校的物质条件与环境,对学生心理品质、学识素质、品格才能之成长的作用与影响方面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5.
判定散文仍在突围的依据,就是它的文学性质还没有完成向哲学意义上的“现代”的转变,当下散文表达的仍然是传统性质的思想感情,所以,我们在当前的散文中,没有看到像在诗歌、小说中能鲜明看见的技巧、形式规范乃至文学性质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46.
阳光下     
  相似文献   
47.
盘江客 《钓鱼》2006,(6):28-29
早就有写悬坠钓法在湖库等自然水域易获丰收的体会,但总因忙于其他钓法的研讨,而迟迟未能触及到这个话题。最近有了个契机:新年的两个月里,在与垂钓有关的媒体上读到3篇关于用悬坠钓法在自然水域中钓鱼的论述文章,有说优势的也有说缺陷的,细观其文其理有的却与我的实践与体验相悖。这儿我不想就对错是非求个明了,但我愿意把我接触悬坠钓法近十年来在自然水域中休闲野钓的真实体验告诉钓友们——悬坠钓法不仅遇到大鱼的机会最多,而且钓鲫鱼白条等小型鱼也是最具优势的!或许我们的钓鱼先哲们(暂且这样尊称吧),在创立专门应对土鲫的“台钓”时,…  相似文献   
48.
由于古人对应用写作始终缺乏宏观的理论认识,在文章价值追求上“尚用”的观念与“美文”的传统的并存,以及哲学文化传统和古代文章对应用文语言的形成和发展的强大的影响制约力,中国古代应用文因而有其明显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49.
清朝有个文人,就是现在的写手,叫张潮,他出了一本集子,名为《幽梦影》,其中有一段话是这么说的:“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天下之乐,孰在于是!”  相似文献   
50.
英语以长句为主。翻译时既要从英汉差异出发,处理好长句翻译在结构形式上的差异,又要做到不忽视原文文体的整体风貌特征。长句汉译时一般采用包孕、分切、拆离、重组和插入等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