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4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9篇
教育   4363篇
科学研究   414篇
各国文化   26篇
体育   72篇
综合类   158篇
文化理论   40篇
信息传播   32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256篇
  2013年   312篇
  2012年   343篇
  2011年   409篇
  2010年   396篇
  2009年   389篇
  2008年   515篇
  2007年   442篇
  2006年   381篇
  2005年   290篇
  2004年   247篇
  2003年   221篇
  2002年   230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概述了近十年来Tingley问题的研究现状,并着重阐述了研究这类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52.
黄蜀红 《辅导员》2013,(16):9-9
<正>6月14日下午,在北京中关村三小万柳分校,肯尼迪小学Heidi老师以一堂快乐、丰富的数学课,凝聚了所有听课者的目光,也让中国的老师们大开眼界。这堂课借助音乐媒介,引导学生们进入数学知识的殿堂。动听的旋律、悠扬的曲调与快乐的跟唱,使得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生活化。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情绪非常饱满,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体验这样生动活泼的数学课,学生们心里有何感受?在后来的互动环节,一个女生如此袒露心声:  相似文献   
53.
卢蕾 《家教世界》2013,(7X):150-151
英汉翻译实践中有诸多原则,在《印度之行》的翻译过程中,有几个原则特别需要加以注意,一是对文化背景的理解,二是对奈达上下文一致优先原则的把握,最后是注意语篇衔接在翻译中的体现。本文从这三个方面,以自身译文中的一些例证,分别论述了这三个原则在翻译中的实际运用。同时在最后提出几处或许还有争议的翻译,以期被讨论,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翻译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4.
结合中职专业英语教材的特点,探讨文化背景教学在中职英语课堂中的实施.  相似文献   
55.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正从各个方面不断加强与国外的交流及往来.随着交流与发展的深入,国内对于小语种,特别是日语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如何培养顺应时代发展,有竞争力的人才是高校今后的发展的新目标.在高校的日语教学中,应如何进行改善及发展,培养优秀日语人才这一课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6.
阅读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是第一层次的要求。掌握文章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对于学生正确理解文章内涵,提高阅读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应把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播融入教学的始终。  相似文献   
57.
论基于语境理论的英语词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境是语言环境或言语环境的简称。作为交际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语境是词汇学、语义学、语用学等学科中的一个基本和核心概念。我们知道,词汇是语言理解和运用的基础,没有词汇的积累就根本谈不上听、说、读、写、译等活动,更谈不上运用语言来进行交际。我们也同样知道,词义只有在上下文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语境条件下才能确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高度重视词汇的教学,并将词汇的教学与语境紧密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词汇教学才能收到显著的、良好的效果。本文拟以语境理论作指导,对英语的词汇教学提出一些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58.
社会语言学与英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如何运用社会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指导英语教学实践问题。社会语用失败的诸多原因均属社会语言学研究内容。要搞好外语教学,教师必须研究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关系,研究语言在社会交际中的使用原则。  相似文献   
59.
庞茹 《文化交流》2016,(8):70-72
正作家阎文曾说:家训是传统文化映射在日常家教的璀璨结晶,更是一个民族精神血脉的不息流淌。《看见传承》一书所展示的厚重内涵,在当下仍是一份真正意义上的正能量。端蒙养、重家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用家训来教育、训诫家人、子弟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古时中国人聚族而居,重视家风世泽,能够凝聚人心,形成良好的家族风气。人们一方面强调继承,向高贤大德学习,保持德行不坠;另一方面,努力做好自己,成为新一代的典范,将家风归炼成文字,便是家训。  相似文献   
60.
在英美,大多数人信奉基督教,为新生儿洗礼时,常用《圣经》中的人物或圣人的名字为婴儿取名。有时人们也从拉丁文,古希腊文,希伯莱文中取意思好听的词汇为孩子命名。另外,也有人使用中世纪小说中的人物或历史人物,乃至动植物的名称做名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