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84篇
科学研究   20篇
各国文化   18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1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推崇名校     
回顾中国教育史,一大批名校立刻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从孔夫子创办的“杏坛”、齐国举办的“稷下学宫”、南北朝的“岳麓书院”到近代蔡元培创办的北京大学、陶行知创办的“晓庄学校”、粱漱溟进行的“乡村教育实验”、孙中山创办的“黄埔军校”、毛泽东创办的“抗日军政大学”,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历史的  相似文献   
12.
早在新文化运动前,胡适就开始了他的社会政治生涯。考察、探究其鲜为人知的早期历史风貌,对于纠正学界的成见、重新认识和全面评价胡适,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梁启超与五四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启超与五四运动的酝酿、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梁启超的社会改造学说促进了五四运动思想气候的形成;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是粱启超领导的晚清文化革新的继续和发展;梁启超直接促成了五四运动的爆发。因此可以说,梁启超对五四运动是有所贡献的。但也应该看到,在主观上,梁启超并不想发动五四运动。  相似文献   
14.
吕激是倡导"美术革命"的第一人,其在批判当时中国的美术现状之基础上,提出包含阐明美术的范围与本质、理清中国传统美术的源流、把握欧美当今美术的发展趋势、通过扬弃中西美术的优劣并发扬光大美术的真谛四个方面的变革方案.通过重读吕澂<美术革命>一文,重新评价吕澂倡导"美术革命"在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革命烟云中的独特理性力量与至今仍会生发的持续性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朱迪敏:陆老师,您好!我们知道,您所在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在去年11月份举办了纪念钱锺书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能不能请您介绍一些这次会议的相关情况以及现在隆重纪念钱锺书先生的现实意义?陆建德:好的。众所周知,钱锺  相似文献   
16.
洪烛 《今日教育》2011,(1):90-93
辛亥革命以后,清政府于1898年维新运动时期设立又于1905年停废的京师大学堂,改称北京大学校续办。1917年,一代教育家蔡元培任校长,标志着新教育体制在这古老的封建国度里的推行。这对中国现代史上大名鼎鼎的新文化运动及五四运动以北京作为策略地,起着至关重要的铺垫。  相似文献   
17.
在20世纪前期的国语运动中,鲁迅以一种对未来负责的积极态度,也加入到了汉字命运的讨论中。他认为字作为交际工具原是大众所创造,但后来却逐渐为士大夫所收揽独占,成为与大众无缘的东西。汉字已经成为民族发展甚至生存的桎梏,改革汉字,刻不容缓。汉字改革应该走拉丁化的道路。他的观点代表了当时汉字改革观点的潮流。  相似文献   
18.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思想界逐渐出现了主张向西方学习的潮流,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以“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新变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倡民主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为标志,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不断探求强国之路。这是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也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历程。学习中,既要重点了解维新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也要了解一些重要历史人物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历程中的主要贡献及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点,还要学会对重要历史现象、历史事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薛勃 《中国研究生》2011,(11):58-60
题记:之所以下笔写此文,是由于之前有某子以孔子、胡适自命向他人灌输自己的思想。后来觉得关于思想还是应该读其书略作了解才可作一番评论,胡适不仅仅是一个符号而已,如果仅仅扛着胡适的大旗做着有利于自己说理的事情,那便肯定是一种误读无疑了。之所以题名为从鲁迅到胡适,大抵是有几分眨鲁扬胡之意在的,原因在于从高中以至大学读鲁迅可谓不少,但是越读越困惑,甚至可以说走向了思维的死角,不能自拔。但是读胡适却越读越感兴趣,让人神清目爽,怡然自得。当然这个褒贬自是有其争议的,我亦不敢靠着读了两本书便妄自菲薄,这些只是一点个人看法与意见而已,真相如何,有待于探索。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新课程是教育上的新文化运动。的确,新课程给我们的教育观念、管理方式和教学行为都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建设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适应新课程、实践新课程,把素质教育推向深入的关键所在。在新课程的文化背景下,教学中固有的不确定性被充分挖掘,教学的多样性、动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