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1099篇
科学研究   38篇
各国文化   79篇
体育   128篇
综合类   56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25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41.
桂啸龙 《体育世界》2012,(12):109-110
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入手,以湖湘文化与湖南群众体育的发展为案例,探讨区域群众体育发展背后的文化源流。认为湖湘文化对湖南群众体育的发展产生的积极效应有:经世致用的实践精神内核,更好的从理性的角度认识群众体育开展的程度和现状,敢为人先的开拓创新精神思变孕育群众体育项目上的创新。负面影响有:经世致用之风产生的急功近利思想.湖湘文化对个体文化的消解导致对群众体育项目可持续发展规划不够。  相似文献   
142.
林俊岸 《武当》2012,(11):22-24
三、贤侠剑道之余风,萌生了早期太极拳"习文达理,怡性养情而为贤士;除暴安良,浪迹江湖而为侠客;文武同参,以剑通神而为剑仙;披执慧剑,向道成真而为合道之人,自此三界往来,通达无碍,古今万年千劫,亦如刹那。"(李兆生《太乙金编》)此贤侠剑道之谓也!"汉唐之际,随着社会文化与思想的并兴,当时,有学识有品德之贤者,随着正义感的浸染熏陶,以剑求道,剑道合一,从而发展塑  相似文献   
143.
丰湖书院是惠州文化历史的产物,它的创办和发展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历经风雨,但依然既往传承而弦歌不辍,其教育蕴涵的办学特色,时至今日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4.
易本烺是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的学者,其学术主要表现在对"小学"的研究,《字辨证篆》是他文字学研究的力作。他发展了传统《说文》学的研究,他以《说文》为本,重在研究汉字在隶变以后的应用情况。他在《字辨证篆》一书中较为全面而详细地描述了汉字隶变以后的种种发展变化,同时他还指出汉字隶变以后各种误用现象和汉字书写形势的变化源流,在一定程度上对汉字隶变的规律作了表述。  相似文献   
145.
《新华字典》是我国当代最权威的一部小型汉语字典。这部字典自1953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第一版以来,至今已有近60年的历史,仅汉文版《新华字典》的版次就达16个之多,此外还有多种文字的版本,包括汉语拼音版、几种中国少数民族文字版和外文版。文章对《新华字典》的汉文版和非汉文版的版本情况做了考察。  相似文献   
146.
大学教育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大学教育与现代文学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五四新文学首先诞生于北京大学,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校园文学。在此之前,中国文学创作和接受的主体都与大学没有什么关系,是在蔡元培主持下革新了的北京大学给现代文学的兴起提供了条件。其后,文学整体生态发生变化,但大学教育一直是影响现代文学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文学的这一兴起和发展背景,对形成其思想与审美的基本取向以及具体的表达方式都有很大的影响,也直接影响了现代文学的传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现代大学教育既是影响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现代大学教育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也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传统,  相似文献   
147.
我国应用写作源远流长。它萌芽于先秦,成长于秦汉魏晋南北朝,成熟于唐宋,元明清时处于稳定发展状态。辛亥革命后,经过一系列的改革,使其逐步朝着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8.
《安世房中歌》与《郊祀歌》由于产生时代和祭歌性质的不同,在主旨、祀神态度、歌诗源流及其音乐特征呈现出较大差异的个性特征,由此可以窥见西汉祭祀诗歌的不同面貌。  相似文献   
149.
老古 《初中生必读》2013,(10):15-15
胡适是我国20世纪写作和发表白话新诗的第一人,被誉为“中国新文学的先驱者之一”.  相似文献   
150.
由"五四"开创的新文学,内在地规定了研究这一新文学所必须涵盖的几个论域,即中西之间、传统与现代之间、民族生存与个人价值之间。既然中国现代性是在民族危机的逼迫下开始的,那么,"五四"提倡新文学和新文化的最终目的自然也是以民族和国家的发展为骛的,民族文化的话语权也是"复兴中华"这一大目标所要达到的结果之一。但是当我们将意义的终点止于民族、国家的时候,却忽视了作为个体的人的尊严和价值。笔者试图通过探索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话语权意识,探讨文化保守主义的影响,并阐释现代性的真意即作为个体的人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