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1098篇
科学研究   38篇
各国文化   79篇
体育   128篇
综合类   56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25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巴尔虎原是一个游牧部落,最早的故乡在原苏联境内贝加尔湖东岸的巴尔古津河流域。明末清初巴尔虎人由喀尔喀蒙古车臣汗统领逐渐南移,被清政府编入八旗,分驻黑龙江、吉林、盛京等地。他们的绝大多数及其家族都居住在驻防城周围,世代繁衍生息至今。  相似文献   
92.
93.
文章考述了乌蒙院氏土司之源流  相似文献   
94.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思想与其哲学思想存在着内在的逻辑:重内固本和儒化生命主义的哲学路向使他相信解决中国问题的工作必须从乡村入手,依赖乡村人自身的力量及其主体意识的觉醒;而慎变求稳的动静观、中庸调和的宇宙观及儒化的实用主义,使其乡村建设运动必然走上发展合作经济、平民教育等事业的改良道路。  相似文献   
95.
许竟成  李新堂 《寻根》2008,(3):123-127
皋陶李氏本为“理氏”,源于尧帝时皋陶之理官。《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新唐书·宗室世系》记载:“帝颛项高阳氏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皋陶,字庭坚,为尧大理。”  相似文献   
96.
国图藏黄丕烈批校本《吕衡州文集》,书中钤有大量藏书印,黄丕烈批校时使用了多种钞本。本文对该本《吕衡州文集》的来源、递藏源流及黄丕烈批校内涵做了考证,并对书中所附顾广圻信札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97.
两汉时期"崇俭抑奢"社会风尚的形成,并非简单的"上行"与"下效"的因果关系,而是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从"注意上"到"注意下"、从号召到风尚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是包括皇室、士人、官员以及普通民众在内的社会各阶层共同参与和努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98.
<文选·赋>"物色"类与<文心雕龙·物色>中的"物色"该作何解,学界意见纷纭.在关于"物色"的种种解释中,当以李善注为宜,然尚有进一步明确的空间与必要.南朝"物色"所具有的四种意义,既可与先秦两汉之"物色"义相衔接,又能分别圆通地解释其时文献中的各处"物色".<文心雕龙·物色><文选·赋>"物色"类与南朝部分诗文中的"物色",其内涵当指"在时间流逝中变幻的自然物象",其外延应包括风雨雷电等天气现象、春夏秋冬之四季变幻景物与日月星辰等天文现象.  相似文献   
99.
中国新民歌来源于我国传统民歌,是相对于我国传统民歌而言的概念。前民歌时代指的是新民歌被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被提出之前的时代,经历了民歌的萌芽时期、古典民歌时期和现代民歌时期。新民歌兴起经历了初始、后退和更新发展三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它独特历史特色。新民歌不仅是对传统的民歌在新时代的语境再现,也广泛融合了某些时尚音乐元素,融合了浓郁的民族特色,继承了传统民歌的精神内涵,吸取了流行音乐的制作办法,散发出前所未有的时代气息。  相似文献   
100.
除了在文学批评和翻译领域建树颇丰,李健吾在小说创作方面也卓有成就。他曾公开发表短篇小说三十余篇,先后出版过四部短篇小说集,中篇、长篇各一部。短篇小说《终条山的传说》,被鲁迅收入《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称其文采"绚烂"①。中篇《一个兵和他的老婆》出版单行本时,朱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