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7篇
教育   493篇
科学研究   142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3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极差、方差、标准差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情况,近年来中考也把对它们及其相关知识的考查作为重点.本位将分类采撷数例中考试题,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一、极差例1(1)在"手拉手,献爱心"捐款活动中,某校初三年5个班级的捐款数分别为260、220、240、280、290(单位:元),则这组数据的极差__元.  相似文献   
62.
样本的平均数与方差在高考中时有考查,我们只要记住公式,把握好变形,就能做到不丢分.下面就其应用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3.
初三代数中的方差公式在数学解题中有着极其广阔的应用价值.然而由于统计初步列入中学数学时间不长,因而有关方差公式在数学解题中的应用资料甚少,人教版义务教材中也未作介绍,故给学生一种错觉,好像学了方差公式仅仅是为了统计计算而已,别无它用.为延伸教材内容、紧跟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下面我们将方差公式在求最大值问题中的应用举例介绍如下,供初三师生参考.  相似文献   
64.
概念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头脑中的反映,是人脑对现实对象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特征的一种反映形式,数学概念是学生深入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是计算和解决问题的重要依据,正确理解并灵活运用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运算技能、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前提,是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5.
杨桦 《内江科技》2006,27(9):117-118
本文介绍了因子分析的基本原理、因子分析模型的建立,并应用SPSS软件中的Factor过程对30支样本股票进行因子分析,使此分析速度大大加快。  相似文献   
66.
月份效应:运用不同计量模型得出相反实证结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传统的标准计量模型与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恩格尔(Robert Engle)提出的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性模型(ARCH模型)的改进模型(TARCH模型),对中国股票市场月份效应进行比较研究。检验结果显示:运用传统的计量模型分析得出的结果与使用TARCH模型所得结论相反。研究结果非常依赖研究时所使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7.
采用Monte-Carlo模拟方法对欧式看涨期权价格进行了数值实验模拟,把对偶变量(AV)方差下降技术运用于模拟试验中,并用标准MC方法模拟出的结果与AV法模拟出的结果进行比较,发现AV方法是有效的,能显著地降低方差。  相似文献   
68.
沈根祥 《预测》2002,21(2):74-76
本文以矩阵理论为工具 ,对作为现代资产组合理论基础的均值—方差准则解的结构进行分析 ,将任一有效投资组合表示为两个特定投资组合的线性组合 ,对两个特定投资组合的直观经济意义进行解释 ,讨论了它们在理性投资市场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9.
①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是用来刻画数据平均水平的统计量. ②方差、标准差是用来刻画数据波动情况的统计量. ③对这些统计量的考查,重点不应放在概念的记忆与公式的计算方面.而应侧重于对这些概念的理解与运用.例如下面这篇文章,就如何正确运用这些统计量给出了典例说明.[编者按]  相似文献   
70.
设n个数据x1,x2 ,… ,xn 的平均数为x ,则其方差为s2 =1n[(x1-x) 2 +(x2 -x) 2 +… +(xn-x) 2 ]=1n[(x21+x22 +… +x2 n) -1n(x1+x2 +… +xn) 2 ]显然s2 ≥ 0 (当且仅当x1=x2 =… =xn=x时取等号 )。应用这一公式 ,可简捷、巧妙地解决一些竞赛试题中的最值问题 ,例说如下 :1 求函数的最值例 1 求函数 y=3x+1 -3x的最大值。(1 984年上海市中学生数学竞赛试题 )解 ∵ 3x、 1 -3x的方差是s2 =12 [(3x) 2 +(1 -3x) 2 -12 (3x +1 -3x) 2 ]=12 (1 -12 y2 )≥ 0 ,∴ y2 ≤ 2 ,故ymax=2。例 2 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