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科学研究   53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针对铁路复线施工和行车、运输生产间的矛盾,通过对襄渝铁路二线(成局段)ZH-6标渠县、临巴溪车站站改施工安全工艺分析,找出影响施工安全的主要因素,制定行之有效的安全措施,为在既有线施工确保行车安全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2.
宋威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3):244-245,70
分析了国内高速铁路既有接触网改造工程的现状和难点,结合高速铁路既有线接触网的施工实际情况,从减少既有线工作量、缩小停电影响范围、高速铁路过渡工程永临结合施工方法、提高施工效率等方面对高速铁路既有线接触网改造的施工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高架桥上跨京广铁路正线,采用钢结构防护棚对既有线进行防护,确保梁体挂篮施工时行车的绝对安全.通过实施钢结构防护棚工程,掌握了防护棚吊装安拆的关键技术、重要工序的施工方法、现场施工组织及要点施工计划,积累了既有线钢结构防护棚安拆吊装技术的施工经验,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可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4.
耗时半个世纪,日本新干线铺设了2325公里,平均运营时速243公里;历经20载,德国城际高铁贯通了1560公里,平均运营时速232公里;飞跃十年,中国铁路实现了六次大提速,时速达250公里,仅用5年,中国高速铁路突破了2700公里,平均运营时速逾300公里,总里程与运营时速双双跃居世界第一在新中国抢修和恢复铁路运输生产进程中,中央军委铁道部作出了筹建新中国铁道科研机构的决定。1950年3  相似文献   
15.
根据铁路施工和运输管理特点,既有线改造须采用封锁线路施工。本文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简单、实用、可靠的施工方法,既保证了施工时间,又满足了安全要求,同时该方法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奖励》2008,(6):32-32
既有线铁路进行挖潜技术改造是改善铁路运输质量经济而合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铁道部的第一次~第六次大提速工程取得良好经济和社会效应。2006年开始的第六次大提速试验中,设定的既有运营线动车组联挂双弓商业条件下的运行速度目标值高达250km/h,这意味着对既有电气化接触网关键设备速度应用极限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7.
我国铁路既有线桥梁大部分是解放前建造的,设计标准低,施工质量粗糙,墩台基础技术状态不明给铁路桥梁的运营管理带来了极大困难,不能科学指导墩台结构的大修工作,也不能适应满足重载、高速列车的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18.
津秦铁路客运专线邻近既有津山铁路繁忙干线路基,石济铁路客运专线某标段邻近京沪高铁桥梁,上述路基的地基处理采用采取静压法和锤击法进行预应力预制管桩(即PHC管桩)施工。本文从工艺原理、工艺试验、应力释放孔、施工准备、压桩顺序、桩长控制、监控量测等技术,对预应力管桩地基处理施工进行了研究与实践,可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既有铁路拨距计算的多种测量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全站仪自由设站测量.基于优化思想的拨距自动计算方法.论述了全站仪测量原始数据转换为坐标的实现方法.研究了拔距计算优化求解目标函数的建立,约束条件的引入及最优化计算方法的选择三个关键问题.大量工程实践表明.该算法可得到完全满足工程需要的拨距计算成果,且明显优于传统偏角法.  相似文献   
20.
以北京地铁机场线东直门车站过既有线段为研究对象,论述了目前地铁下穿既有线暗挖大断面法、洞桩法、悬架法等工法的优缺点,并对"洞桩托换法"施工工法的施工步序、PLC顶升沉降控制措施和监测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