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644篇
科学研究   452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17篇
综合类   292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9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283篇
  2014年   433篇
  2013年   418篇
  2012年   486篇
  2011年   519篇
  2010年   383篇
  2009年   345篇
  2008年   269篇
  2007年   189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西部地区深处内陆,经济发展、对外交流等多方面均处于落后地位,西部地区地方高校的日语教师想要谋求自身发展,可谓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42.
本文针对当今智能手机在大学校园的普及现象,以日语专业为例探讨此现象对语言学习的影响;通过积极和消极两种影响的对比与分析,从而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智能手机,提高日语学习效率,提升日语水平,促进文学类之外语小语种的学习模式升级,进而有助于推动智能手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3.
随着经济日益全球化发展,尤其是中日之间各领域的交流频繁,日语的重要性越发突出。但当前国内高校日语教学普遍缺乏成熟的指导理论,因此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展了针对日语教学的探索。全语言作为诞生于20世纪中叶的美国的语言教育新思想,改变了以技能为主导的语言教育现状,成为美国很多地区的语言教育政策的基点,引起了全世界教育界普遍关注。本文通过阐述全语言的先行研究观念,结合全语言和全语言思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教学原则,并加上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探讨了在日语教学中关于全语言教学理念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4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离开文化视点考虑语言就无法看到真正的语言。日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运用日语知识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在日语教学中进行日本文化的导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日语综合水平,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45.
46.
日语当中的题述句,指的是由主题部和叙述部构成的句子结构,含有这种结构的句子叫做题述句。汉语从语用学角度也提出了主述结构这一类似日语题述句的句子类型。除了"は"提示句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提示方式构成题述句,本文从陈述方式角度出发主要对比研究日汉题述句的当中除"は"提示句以外的题述句的句子构造。  相似文献   
47.
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彼此交流,类似于抛球练习:我们需要把球抛出去,但是也需要能准确接住对方抛来的球,传球的练习需要这样继续下去,不能只会把球抛出去却接不住对方的球。语言交流的时候我们需要把自己的意思传达出去,然后也要能听懂对方传达来的信息,这样有来有往才能达到交流的目的。所以,"听的能力"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听"是衡量外语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目前的日语听力教学,都比较注重语法的积累与研究,教学模式是典型的"三个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如此培养出的"聋子式和哑巴式日语",缺乏综合的运用能力,因此我们需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和学习习惯,使得日语听力课程的教学更加系统地训练和培养学生,提高听解能力、语言运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48.
文学巨匠鲁迅的作品,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形式,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都值得我们去好好品味. 大量使用转折复句是鲁迅小说的一大特色,据统计(崔铁成1991),表转折的词在<鲁迅全集>出现次数分别为:"但"8848次、"却"4257次、"然而"2158次、"不过"2008次、"可是"440次.这里,我们将对鲁迅作品中转折复句的使用情况作一个分类,并分析它们的运用对鲁迅作品风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49.
日语中的条件表现是一条重要的语法现象,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而彼此又互相关联,给日语学习者和教学工作者带来了极大的麻烦.文章特别选取了日语中最为重要而又难以掌握的"A ト B"、"AタラB"两种条件表现来作了具体的比较分析.为了表述的条理化,分别从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着手,并佐以大量的实例归纳整理出了它们的异同.  相似文献   
50.
葛菁菁 《文教资料》2006,(29):125-126
随着中国外向型经济的蓬勃发展,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各专业的人才培养都在向多语种、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当然外语专业也不例外。本文试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探索财经类院校日语二外的教学特点和模式,以期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