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9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34篇
教育   732篇
科学研究   799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3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38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今日科苑》2011,(2):25-26
在湖南省长沙县开慧乡,有一个人被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为"艰苦创业的强人"、"帮民致富的能人"、"仗义疏财的善人"。他就是长沙县政协常委、老科协理事、湖南金山粮油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相似文献   
102.
《今日科苑》2011,(10):26-27
黑龙江农垦科学院研究员徐一戎是农垦科学院学委会副主任、八一农大兼职教授、省水稻研究会副理事长。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省劳动模范"、"全国  相似文献   
103.
劳创明  薛刚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220+160-220,160
水稻地膜全覆盖增温湿润栽培技术(简称地膜水稻),继承了原水稻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节水、保肥、早熟、高产等优点外,还具有简单、省工,增产、增效等突出优势。  相似文献   
104.
在正常栽培条件下,水稻生殖生长时间的长短变化幅度不大,营养生长期的长短则因品种的熟期迟早而变化很大。水稻的感光性、感温性和基本营养性统称为"水稻三性",三者决定着水稻品种的生育期长短。主要对水稻的光温反应型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5.
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在垦区推广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已有二十年的历史。截至目前,已经历了小棚育苗、中棚育苗、大棚育苗、平地育苗、高台育苗、两段式育苗、稀植、超稀植、抛秧、钵体摆栽等阶段。旱育稀植是寒地水稻栽培史上的一次革命,为寒地水稻生产和产量提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6.
浅谈如何防止水稻倒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倒伏主要发生在灌浆后期,此时大部分光合产物和茎秆、叶鞘中贮藏的同化物向籽粒中转移,水稻的茎秆由于营养不足,导致支持力降低,机械强度降低,从而引起倒伏。现就如何防止水稻倒伏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07.
分析了水稻病害虫害的主要类型,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8.
南雪峰  崔锋花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6):290+322-290,322
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加速农业产业化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小康、帮助农民应对加入WTO带来的挑战的十分重要的途径。作为延边地区的有机水稻农民专业合作社中规模最大的凉水镇泉水有机水稻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资金短缺、基层干部缺乏管理经验、合作社的信息服务能力有限等诸多问题。因此,今后有必要加强政府的支持力度、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的同时应做积极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建立信息化培训中心、发展远程教育等努力。  相似文献   
109.
黄日辉,农艺师,广西象州县人,1958年生,壮族。1980年毕业于广西农业学校农学专业。曾任象州农科所所长,现为广西象州黄氏水稻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优质特种米品种选育,优质杂交稻选育等科学研究。曾先后获得全国“星火科技二传手”称号,广西“科技种养能手”、“科技种养大王”称号和来宾市“科技种养大王”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10.
1963年8月。我所在的单位接受了上级安排的一项支农任务,试制手动式水稻插秧机。当时我在单位的“两新”(新产品、新技术)攻关组工作,领导把这项任务交给了我们攻关组,并要求尽快组织精干人员,发扬“力争上游”的“干打垒”精神,响应党中央“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和“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号召,把这项试制工作列入政治任务来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