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42篇
科学研究   12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8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匡文立在其代表作《昨夜西风》和《白刺》两部小说集中,通过个性鲜明的知青形象,叙写了20世纪60、70年代知青在特殊环境里的人生境遇和内心体验,并对西部地区社会、历史、人文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92.
赛珍珠以写中国题材的小说而闻名于世,她的第一部小说《东风·西风》主要描写了两代人的三种婚姻家庭观念.赛珍珠希望通过塑造书中的人物,从婚姻家庭这个角度切入,来体现她对异质文化所作的思考.  相似文献   
93.
正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三节的《洋流及其地理意义》一目中,教材配备了"气压带、风带(左)与大洋表层洋流模式(右)"和"世界洋流分布(北半球冬季)"两幅插图。在利用这两幅插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图中部分内容与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地理意义不相符。首先,我们来看大洋表层洋流模式图。图1是教材插图2-3-6"气压带、风带(左)与大洋表层洋流模式图(右)"。  相似文献   
94.
正图书编辑是人类进步阶梯的整合者与修缮者,毫无疑问,图书编辑的工作会影响这"阶梯"的"实用"与"美观",即影响读者对于图书所蕴含思想的领悟程度,而图书编辑对美的文化选择是其编辑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图书编辑对于美的文化选择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95.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西风"意象出现较早,在后来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西风"形成了它最基本、最核心的一个隐喻意义——离情。这主要表现为去国离家、恋人离思、友人离别、生命离逝等四种情感内容,故尝试着分析"西风"意象的由来、表现及其背后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96.
正我国学者王国维曾用三句话——"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描述诗词创作中的三种境界,即悬想、苦索、顿悟。其实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也必须经历这三种境界。我们在进行发明创造活动时,不妨也沿着"悬想——苦索——顿悟"的思维境界步步推进,做出与众不同的发明作品来。这种步步推进做发明的方  相似文献   
97.
一、激活背景知识 背景知识是理解特定语篇所必须具备的外部世界知识。背景知识的缺乏会造成语篇理解困难。以Unit 4 A garden of poems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Student’s Book 2 A)的阅读部分English Poetry为例。在上课之前要求学生预习的时候,让学生通过阅览室及他们能够找到的一切有关诗歌,尤其是英语诗歌的资料,比如高中各年级的语文课本中都有诗歌欣赏部分,其中有不少优秀的国外诗歌译品节选,像雪莱(Shelley)的《西风颂》等,对诗歌,尤其是外国诗歌有一个大致印象,这其中就用到了认识策略、  相似文献   
98.
<正>历史的航船已驶入了21世纪。面对新世纪的教育,教师应加强个人修养,以良好素养去叩启学生的智慧之门,笔者结合自己的体会浅谈一二,与同行共勉。一、加强职业修养,挚爱事业"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作为教师,当爱教师职业,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应激  相似文献   
99.
李晓梅 《科教文汇》2012,(16):141-143
衔接手段是语篇分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语篇,语言精练,形式多样,其衔接手段也非常独特。本文以《西风颂》为例,从韩礼德衔接理论指称、替代、省略、连接、词汇衔接和语音衔接手段出发,探讨英语诗歌的衔接特征,试图使篇章分析的内容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100.
<正>记叙文大都表现出赞同、赞美、欣赏、歌颂什么.或者是反对、批判、揭露、讽刺什么。也有表达自己的怀念、感叹、倾诉、情趣等的。应该说,记叙文的立意是比较自由的。但常用立意法有以下几种:技法一:忆事赞人法这种技法是通过对一件往事的回忆来赞颂某个人的好思想、好品质。如下面例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