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32篇
科学研究   3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3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众所周知,月球是一颗寂静荒凉的星球,没有生命、没有空气、昼夜温差极大、辐射强烈、月表凹凸不平且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撞击坑,可以说,月球上是一个荒芜苍凉的世界,那么人类去月球做什么呢?  相似文献   
42.
张恒月 《地理教育》2015,(Z1):105-106
现代教育的发展逐渐趋向于让学生在课堂上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倡学生自我学习与生生合作学习,教师在其中的作用由以往的讲诉与灌输转变为提示与帮助。更多的注重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相互作用而生成的信息与知识,提倡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自己的思考去生成属于自己的知识内容。鉴于以上时代背景、学科特点、学生学情分析,试在初一地理教学中尝试用课堂实验形式开展教学。以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的自转"为例,阐  相似文献   
43.
前不久,我听了一节与众不同的科学课:从老师的实验台到学生的实验桌,上面没有一件实验器材。一上课,老师就提出问题:同学们,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有白天与黑夜?白天与黑夜现象是怎样  相似文献   
44.
卢艳彬 《武当》2012,(7):23-25
八卦掌取《易经》之运动不息、变化不止之法则,于动中用变、应变、善变、变中仍生变。于不断的变化中,以八卦为体,以变卦为用。于变中将"一阴一阳之谓道",将"阴阳不测之谓神","生生之谓易"紧密结合,于变中应敌、制敌、胜敌。然,八卦掌尽管千变万化,但变中仍有不变之理。变的只是现象,其本质仍没有变,那就是阴阳、刚柔、虚实、动静的变化规律不变。八卦掌就是善于在不变的规律中驾驭变化,使掌法出神入化,以致和道。  相似文献   
45.
教学分析 《地球自转与昼夜变化》是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地球真的不动吗》的第二课。本单元是一个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第一课《白天与黑夜》相当于这一课的引入,也为本课的探究打下了基础。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事实。本课由两个实验活动和一个拓展活动组成。  相似文献   
46.
在2013年的全围年会上,有5个省市的教师都选用了教科版《昼夜交替》一课进行展示交流。几位老师不约而同地选择这节课,可能是觉得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结构清晰,难度适中,有发挥的空间。  相似文献   
47.
正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自公映以来,引来好评如潮,赞誉一片,这确实是一部深入人心,感人至深的影片,它触动了每个观众的心弦,让人观罢有所思,有所得,意蕴深远,回味无穷。细数陈力导演的作品,数量众多,风格多样,题材丰富,城市戏、农村戏、伟人戏、平民戏、儿童戏……有的宏大厚重;有的清新婉约;有的轻松风趣,几乎是部部出彩,广受好评。这一次,这位久负盛名的女导演以女性特有的细致捕捉,细腻表达,将周恩来总理在邯  相似文献   
48.
立秋之日凉风至。立秋代表着秋季正式来临,白天气温仍较高,但昼夜温差加大,一热一凉易伤阴暑。专家认为,秋季养生应以润燥益气为主。  相似文献   
49.
黄廷勇 《地理教育》2014,(11):61-61
正行星地球暗无天日:形容天上漆黑一片,没有光明。寒带地区的人们,当出现极夜现象时,就会整天看不见太阳,可谓暗无天日。白驹过隙: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速越过一样,指时间过得很快。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运动,昼夜交替的时间就会变短,我们就会感到时间过得很快。度日如年:过一天像过一年那么长。逆着地球自转的方  相似文献   
50.
从加涅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以下简称GLM理论)与高中地理知识的有机融合出发,逐步探讨地理教学模式的三个研究阶段:(1)基于GLM理论的中学地理教学认知,将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相融合,形成基于该理论的教学应用模型;(2)基于对知识信息和学生基础的把握,构建GLM理论的教学模式;(3)基于“昼夜长短变化”的教学实践,培养学生自觉养成地理核心素养的能力。通过以上三个阶段的研究路径,力求能够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