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教育   59篇
科学研究   9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好比晴天常有,阴天也常有。临近高考,心情不好时,多“晒晒”会让你的心情熨帖些、平静些。  相似文献   
82.
83.
《新闻界》2015,(21):50-53
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介的兴起,应运而生的是"晒"现象的盛行,进而演变成一种亚文化现象,然而这种"晒"现象的背后反映的是现代人的自恋主义倾向。它的兴起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现实根源,既受消费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网络社会的崛起也是其内在原因。本文对"晒"文化现象的兴起及其成因进行了深入地探析。  相似文献   
84.
你想在海滩晒着太阳就能完成工作吗?你想让无聊的工作时间变成自由享用的假期吗?你想摆脱如同永不停歇的齿轮一般的工作状态吗?你想现在就享受安逸的退休生活吗?这一切不需要你每天辛苦工作八小时甚至更多时间。只要按照我们的指南成为高效的工作新贵,你便可以轻松征服工作享受人生。  相似文献   
85.
新媒体环境下诞生了晒客这一群体,尤以青年为多。因其青年属性,在抵抗与反叛、标榜与风格、归属与认同的动机驱动下催生了表达方式和内容的持续创新,建构了蔚然繁盛的“非主流”文化符号:生造词、图文合体、戏谑,以及其背后的“精致主义”“标签主义”,形成了晒客表达方式与线下传播的沟壑与交融,促进了青年亚文化的族群化、潮流化与价值化,并因此对主流文化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86.
近年来,网络“晒黑”现象屡见不鲜,本文通过对网络“晒黑”现象的初步解析,探讨了其本质特征及该如何进行规范和引导,使它对社会进步有益.  相似文献   
87.
戈文杰 《江苏教育》2022,(22):58-61
“晒课”(Share Course)是在教学开放性不断深化的情况下,逐步改变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视频展示的形式。我国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师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分享课程,一方面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学习与借鉴的课程服务,另一方面也是对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库的一种完善。“晒课”给我们留下的丰富教学资源,针对性强,也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