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1篇
教育   2739篇
科学研究   228篇
各国文化   92篇
体育   157篇
综合类   103篇
文化理论   26篇
信息传播   760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245篇
  2014年   436篇
  2013年   251篇
  2012年   273篇
  2011年   310篇
  2010年   255篇
  2009年   216篇
  2008年   326篇
  2007年   245篇
  2006年   225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中等职业教育》2007,(7S):F0002-F0002
近日,一场主题为“迎奥运,阳光体育”的拔河比赛在浙江省德清职业中专举行,比赛分3组:高一年级组、高二年级组,高三年级组。经过激烈的4轮比赛,每组共有4支队伍进入决赛。[第一段]  相似文献   
52.
中国封建时代,地方教育在书院以下,未设官办学校,蒙童阶段的教育主要由私塾来承担。这是中国封建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文章基于存史,参与蒙学研究,对晚清四川地方私塾教育的形式、教育管理、教育内容以及向近代教育的嬗变历史作全面介绍。  相似文献   
53.
54.
张之洞是晚清新政改革的领袖人物,为适应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和民族自强的需要,他在从事湖北地方近代化改革事业的过程中,提出了自己的科技思想。他主张破除传统观念的束缚,提倡“农工商学”;重视培养和选拔科技人才,积极发展近代化新式教育;吸收引进西方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振兴中国传统农业。他的思想在今日中国也仍然是值得吸收借鉴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55.
由于受工具论观念的影响,学界对梁启超翻译与创作的政治小说的研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文章从乌托邦思想理论的视角考察政治小说的存在理由。作者认为,政治小说是晚清精英知识分子乌托邦精神的表征,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知识分子的价值立场和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56.
《杜隐园观剧记》是一部研究晚清至民国时期温州地方戏曲的珍贵的日记体史料。日记记载的戏目、剧种、班社、戏俗等的数量和种类,比较清晰地反映了这个时期温州戏曲的繁荣。在这个整体繁荣的背景下,受乱弹班冲击的昆班和高腔班在困难的境况下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另外,官府禁戏、戏价低廉、伶人地位卑下等现象也体现了艺人艰难的生存处境。  相似文献   
57.
北京现代中学教育的建立,自晚清政府推行新政始,并具有一定的首都和满族特权教育的特色。本文从经费、课程设置、师资、教材与考试改革、学生毕业与升学等各个方面,探讨了晚清北京中学教育的状况。  相似文献   
58.
屠寄在边疆史地学研究领域继承乾嘉学派的考据之风,倡导经世之学,反对空谈。中法战争后,屠寄选择边疆史地学研究是为了回应时代与社会的危机,同时也与其任职边疆经历有关;其研究综合前人学术成果,标举实事求是与经世致用,以求历史研究真正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借鉴和指导。他系统地提出许多颇有见地的新观点。屠寄对晚清边疆历史地理沿革的研究具有历史与现实的双重意义,其治学精神对当今也有深刻启迪。  相似文献   
59.
世界历史知识是随着西方传教士东来被输入中国的。起初是在教会学堂中出现零星的世界历史教育,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中在中国人办的学堂中有个别开设世界史课程的,甲午战争以后从沿海到内地,许多官办或者民办的书院开始自发地教授世界史知识。当时使用的教材主要是西方传教士的著作,如《地理志略》、《万国通鉴》、《各国史略》等以及日本人的汉文世界史《万国史记》,也有直接采用英文原著作为教材的。  相似文献   
60.
本文拟通过对本世纪词学研究成果的定量分析来说明本世纪词学研究包括清词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并提出要打破对清词研究的萧条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