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1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0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三个标准的终止》是杜尚反叛现代主义艺术的开始,其中所体现出的反艺术、反理性的特点及其智性形成了杜尚成熟期艺术创作的思想核心。这种作品中体现出的思想倾向最终贯穿了杜尚的艺术创作及人生,从而也使杜尚成为西方后现代艺术的始作俑者。  相似文献   
72.
教育可能反智吗?很多人可能不相信。看看社会上对考分高的学生多推崇,在学校里,学习好也成为大家追求的目标。通常讲反智主要是对于智性、知识的反对或怀疑,认为智性或知识对于人生有害而无益;或是对于有知识的人怀疑、不信任、孤立和鄙视。中国历史上不乏反智的基础,并有各种形式的反智,有哲学上的反智主义者老子,也有宗教上的反智主义者慧能,还有政治上的反智主义者秦始皇和汉高祖。秦始皇为历代统治者开了反智的  相似文献   
73.
在倡导和谐教育的今天,我们更要追问教育的本质及其当下教育存在的问题。就本质而言,教育乃为成人之教。但当下教育明显存在重智轻德的“实用”偏向,且即便在智性教育中也存有重教轻思、忽略美育的倾向,这些都不利于教育的正常进行。和谐教育应该是以审美为纽带的德性、智性的和谐统一,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和谐教育也应该是终生教育。  相似文献   
74.
伊沙被誉为解构主义诗人。伊沙诗歌《母语》存在着一种隐秘的二元对立智性架构,即关于"汉语"与"英语"、中西方话语权弱与强的二元对立智性架构。该架构在《母语》中占据着主导因素,并达到了最大前推化,继而其语言的审美性得到了最大的后推。对占据伊沙诗歌主导的二元对立的智性架构的挖掘,有助于读者把握伊沙诗歌的美学特征及其艺术魅力的源头。  相似文献   
75.
高考中,三角函数考点主要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在客观题中,突出考查基本公式所涉及的运算、三角函数图象的基本性质,尤其是对角的范围及角之间的特殊联系的考查较为关注.解答题中以中等难度题为主,涉及解三角形、向量及简单运算.三角函数部分,公式较多、易混淆,在运用过程中,一定要树立目标意识,观察三角函数中函数名称的差异、角的差异、关系式的差异,确定三角函数变形化简方向.  相似文献   
76.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可见,学习的真谛不仅仅在于知识的学习与累积,更应该注重启迪心智,培养学习新事物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为理解而教——小学数学智性学习思与行》一书是江苏省启东实验小学刘爱东老师所著,他基于对新课改多年思考与实践而提出了“智性学习”的教学主张。  相似文献   
77.
英语课堂教学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必然在组织形式、活动设计、师生关系和技术融合等方面发生变化。对此提出未来的英语教师要在整合教学资源、融合教育技术、设计深度学习活动、提升专业素养和涵养人格魅力等方面不断发展,主动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英语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78.
作为一个诗人,莫雅平很低调,但他独特的诗歌作品在广西的诗歌场域中占有一席之地。其诗歌作品在充满幽默的叙述中,既流露出了诗歌的智性之光,又安然地表达出个人的生命追求,而这种极具阐释的诗歌文本,更引导我们对当下诗歌问题展开探索。  相似文献   
79.
王充闾的智性散文有着鲜明的互文性。他善于把多个文本材料集用于一篇文章中,使其互相指涉,互相贡献意义,形成多元共生的关系,使散文的意义在文本的延展过程中不断生成,合力实现共同的主题。  相似文献   
80.
<正>1.充满智性的课堂,教师会用生活的钥匙开启学生的智性。课堂是一个"生活场",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使生命得到不断的成长。要使学生的生命潜能真正从沉睡中被唤醒,迸发出蓬勃的生命活力,就必须努力改变课堂死气沉沉的局面,让学生这个主体真正"动"起来。这个"动",是指学生内心世界的"动",思维的"动",情感的"动"。换言之,也就是要努力创设一个活动化的课堂,一个生活化的课堂。唯有如此,课堂教学才可能真正唤起学生的生命主体意识,引领学生走上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