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8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1篇
教育   7573篇
科学研究   462篇
各国文化   181篇
体育   280篇
综合类   138篇
文化理论   83篇
信息传播   81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209篇
  2015年   464篇
  2014年   1133篇
  2013年   551篇
  2012年   531篇
  2011年   1029篇
  2010年   967篇
  2009年   772篇
  2008年   867篇
  2007年   535篇
  2006年   439篇
  2005年   364篇
  2004年   338篇
  2003年   258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本周并未因节日气氛而出现抬升,在4个交易日中,盘面依然波澜不惊,资金仍以观望为主,低迷的换手率和量能足以证明市场弱势状态没有改变。消息面上,8月份CPI见顶下行的预期恐会被物价的持续上涨所击碎,换言之,国内层面仍无绝对利好因素,短期内,两市难言反转。而国际方面,五大央行联手挺欧的消息在刺激欧美市场大涨的同时却并未有效提振国内市场。  相似文献   
102.
杜陆伟 《广西教育》2014,(9):125-125
“意境”是一个美学词语,是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其构成是以空间境象为基础的。在观摩课活动中,我们经常能听到教师这样评价课堂:“这堂课比较有意境”;“这堂课把我们带到美的意境中去了”;“这堂课如果在歌曲的艺术处理上再细些,则意境可能会更深远些”。可见,音乐课堂上的意境教学正得到广大音乐教师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3.
《海外求学》2011,(4):27-27
After going on a diet, a woman felt good about herself. She could fit into a pair of jeans that she had outgrown long ago.  相似文献   
104.
故乡蜂趣     
在我的少年时代,故乡的生态环境特别好,山野里有许多种野蜂,我和伙伴们时常与之周旋,以图寻求刺激和快活。  相似文献   
105.
“你有信仰吗?”一次喝茶闲聊,朋友笑着问我。 原本还侃侃而谈的我,一下子失语了。说有,好像不是很确信;说没有,似乎又有些不服气——我没有信仰吗?那我凭什么在活着?  相似文献   
106.
你是我哥哥     
瑶瑶一进家门,妈妈就说,瑶瑶,你看到韩冬的鞋子没有,也不知是,谁,把他的鞋给藏了起来,大冷的天,他光着脚回家,他妈妈见了既心疼又生气,打了他一巴掌,韩冬没哭,他妈妈自己倒躲一边抹眼泪去了。  相似文献   
107.
108.
上海的3月,春寒料峭。上海博物馆(下称“上博”)人头攒动,争睹展览的国内外游客排起长龙。由意大利乌菲齐博物馆(下称“乌馆”)、“上博”、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下称“协会”)共同主办,中意博联(北京)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意大利佛罗伦萨艺术展览公司承办的《意大利乌菲齐博物馆珍藏展:15~20世纪》的首展,无疑成为5月上海第41届世博会一份来自文艺复兴故乡的隆重贺礼。  相似文献   
109.
<正>李清照在《武陵春》中用"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表达人生中的世事无常,引出了无限忧愁的感情。在人生中,没有人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只能尽量掌舵生命的航向,无论你我,都是如此。而我,并不是过分贪婪,我所渴望的,不过是能和家人围坐,其乐融融。距离爸爸去北京工作,已有三年之久,只有节假日的时候我才能在家中看到他的身影。我依稀记得,爸爸刚去北京时,每天晚上七点钟左右都会打来一个电话。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打电话的频率越来越低,回来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每次,他都是风尘仆仆地归来,我甚至没来得及和他说  相似文献   
110.
晒片段     
儿时的画面渐次褪色、泛黄,记不清那是怎样的地点和背景,朦胧中依稀可见一条小路,夕阳那绚烂的身影与爸爸的背影融为一体,在地上刻下一道长而宽的黑影。那高大的影子在我的视线中,逐渐变小,直至消失在路的尽头,我的耳边只剩几声鸟啼……这,就是儿时爸爸所留给我的全部记忆——背井离乡。他去了我不知道的地方拼搏!那时的他,仅留下这样一个无言而厚重的背影。我岁数稍大些,与他同在异乡。不同的是,他工作,我学习。每天清晨,爸爸总会先我几分钟离开家门,迈着沉稳的步伐,哼着熟悉的歌曲,朝阳照射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