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教育   56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东汉桓帝时,有一年正月初一,京城洛阳发生了日食.皇帝叫大臣黄琼记录日食情况,黄琼写道:"京城洛阳一带,日食很厉害……"皇帝想,光说日食厉害,到底厉害到什么程度呢?这让皇帝很生气.  相似文献   
32.
李富强 《文教资料》2007,(29):18-20
月牙儿》是一首被凌辱妇女的悲歌。这首悲歌注入了老舍对受尽苦难和凌辱的妇女的同情。作家在平凡的题材中,打破了传统格局,以新颖手法创造了新的艺术旋律。深刻独到的构思和"景情合一"的境界构成了文章特有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33.
汪晴 《学语文》2013,(6):68-69
“妓女”这一形象历来成为众多作家笔下的主角形象。无论是古代的诗词歌赋还是现当代文学作品,都涉及到各色妓女形象。老舍的《月牙儿》与苏童的《红粉》分别从不同的文学主题来剖析妓女的生存状态与悲惨命运。老舍重在表现黑暗的时代对社会底层妓女的压迫;而苏童则描绘一个新的社会对妓女“改造”的失败以至于成为一场时代的闹剧。将这两部作品进行对比研究,不仅能更好的把握“妓女”这一文学形象,更有助于在历史的洪流与个人的抉择中参悟人性。丰富对文学史的认知。  相似文献   
34.
35.
自古以来,月亮都是人们情感的载体,关于月亮的描写数不胜数,不少诗人墨客都对它咏之叹之。老舍的作品《月牙儿》却不是如此,他写的是"月牙儿"陪着"下贱女人"的生活往事,"月牙儿"在其中的象征意义表现出凄凉的美。  相似文献   
36.
张爱玲女士和老舍先生分别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社会生活和身处当时社会大背景下的独特心境,写出了不朽的短篇佳作---《金锁记》和《月牙儿》。虽然男女有别,但两位作家都以女性视角观察社会,用男性缺席的结构方式叙述故事,写出了两代女性的悲剧人生。对比《金锁记》中的长安形象和《月牙儿》中“我”的形象,发现二者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如何理解其相似,怎样看待这两个形象背后潜藏的时代投影,需要从“她们共同的命运注脚---缺月意象”、“母亲主导下的宿命式悲剧”、“作者身世在小说中的投影”三个方面来分析。  相似文献   
37.
老舍的诗化小说《月牙儿》是其于1935年创作的,讲述了一对身处动荡社会中的母女先后沦为暗娼的悲惨命运。小说中,女主人公在沦为暗娼前后心理情感的反差是小说中的一大亮点,其情感态度的转变十分值得深思。究其原因,除了其主观因素的决定作用外,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对她沦为暗娼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38.
月牙儿》和《阳光》是老舍为数不多的采用女性视角和第一人称内视角叙事方式的小说。小说通过女性视角,采用第一人称描述了处于不同阶层的女性人生经历,二者均以悲剧结尾。其散文诗的叙事风格和贯穿全文的意象表述,是对悲剧的诗意化表达,使小说产生了更为强烈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39.
老舍的诗化小说《月牙儿》是其于1935年创作的,讲述了一对身处动荡社会中的母女先后沦为暗娼的悲惨命运.小说中,女主人公在沦为暗娼前后心理情感的反差是小说中的一大亮点,其情感态度的转变十分值得深思.究其原因,除了其主观因素的决定作用外,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对她沦为暗娼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40.
从老舍的《月牙儿》的主题指向和文本中明显流露出的作者有意而为之的情节安排来看,《月牙儿》既体现了作家初恋情结对文本创作的影响,也体现了作家一贯坚持的关注底层市民生活的创作原则,而这两者即作家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经历恰恰是构成这篇小说的创作内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