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01篇
科学研究   12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1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81.
明代《水浒传》批评,首先是社会对其存在的注意,广大读者以其阅读行为所进行的肯定式的“批评”,随着小说传播的广泛,必然引起政治层的注意,职业政治家田汝成首标“诲盗”说。然而单向的政治批判并不能回答社会的诸多期待,批评向社会历史与美学的二元批评演进。在容与堂本《水浒传》的评点中,叶昼为了确证小说的社会价值,对小说的艺术生命进行了论析,提出了一些有深刻理论价值的命题,初步建构了我国古代小说批评的现实主义美学理论的框架,为我国小说美学拓荒、奠基。  相似文献   
382.
本文从质量和能量的物理概念出发,详细介绍了牛顿力学和爱因斯坦相对论中质量的表达形式以及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从相对论力学的质能方程完美的过渡到牛顿力学的动能方程,最后根据质能方程E=mc2质量与能量的关系探讨了物质世界的本源.  相似文献   
383.
一、恩格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规定 恩格斯明确指出,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什么是本源,是精神,还是自然界?世界是神创造的呢,还是从来就有的?”也就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是第一性的,何者是世界的本质,谁是派生的。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阵营。凡是承认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精神是物质派生的;属于唯物主义阵营。凡是承认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认为物质是精神的产物和表现的,属于唯心主义阵营。 第二,“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  相似文献   
384.
日本学者笠原件二先生从中国古人最原初的美意识始于味觉美的观点出发立论,认为只有追溯到更为远古的原始艺术,并以正确的方法进行研究,才能对古人最原初的美意识有所了悟。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它忽视了原始思维与现代思维的差异,事实上,原始人的艺术活动是有其真正的动机及其本质内涵的。根据我国古代典籍的记载,以及对“美”、“甘”等汉字的重新考证,原始艺术的创造有着神秘互渗的巫术目的;但美的诞生却绝非以此为目的和动力。原始人是在其全身心的艺术创造中忘却了巫术本身,方才获得了其返归生命本源的无限自由的娱悦。这种在自我创造的无限沉浸中抛掷了一切目的的自我澄明的发现,也即美的真理的初次达到。美本无所谓原初,因为美的真理,从来就是一个不断被揭示解蔽的存在,而本质上并不是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385.
对数均值不等式是一组重要的不等关系,对于对数均值不等式成立的推理论证本身就是一种有益的数学探究活动,在理解、掌握对数均值不等式的结构形式、几何意义和函数特征的基础上,懂得把相关数学问题转化为对数均值不等式问题来求解,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和直观想象等素养。  相似文献   
386.
教育,教师,教学,追溯其本源,憧憬其未来,每一个怀抱初心的教育者,心中总会升腾起一幅美好的图景,那里闪烁着文明与智慧的星辰,徜徉着德性与崇高的溪流,生长着青葱与挺拔的森林,置身其中,意气轻扬。然而当我们转身折回现实,总有一些倦怠和无奈困扰着我们:"为中小学教师减负"和"赋予教师适当惩戒权"的政令,在赢得阵阵喝彩的同时,也折射出了教师的心头之累;回归美好本源、追寻教育幸福、实现师生共长仍是远方的召唤。行走在教育旅途中的我们,不妨用一种“理解”的心态和实践,解放自我,融洽他人,行走课堂,通达生活,让自己的教育人生明媚如初。  相似文献   
387.
本文通过探索并厘清圆锥曲线中一类动圆过双定点问题的本源背景,从而明晰产生定点定值问题的本质缘由,并以点带面将相关结论推广到圆锥曲线体系,进而尝试提升学生在解题,研题等方面的关键能力及核心素养,促进学科思维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388.
张斌 《科教文汇》2010,(25):133-134
民间美术作为人类劳动生活最质朴的艺术思想和艺术语言的体现,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间蕴藏着中华民族思维方式与表达方式,渗透着本土民间文化的一般特性与本土特性,深藏着民族精神内蕴,是传统本源文化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389.
王广瑞  燕晓轩 《中华文化论坛》2023,(3):79-89+189-190
社亲是村落之间结为类似亲戚一样友好关系的民间习俗,是中原地区特殊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遗存于晋冀豫边界地区。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探究社亲文化的本源,审视社亲的类型及其形成过程,阐释中原村落社会的一种民间交往机制,这既是为了对社亲文化的释读去表层化,也是为了更深刻地理解这一社会现象。追根溯源,社亲的起源可分为感恩型、生计型、玩笑型、祭祀型等类型。作为一种民间习俗,社亲的本源有相似性,其内涵的传承流变存在一个文化再造的过程,同时社亲也是中原地区村与村之间和谐互动的一种生活样态。  相似文献   
390.
以2022年全国高考卷中的三道习题为背景,寻根溯源,挖掘试题本源,经过深入分析,对例题引出的结论进行拓展式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